用于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混合胶液及标本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483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混合胶液及标本制作方法。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混合胶液包括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标本的保色处理、除鳞处理和包埋处理,其中保色处理采用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组成的混合胶液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鳞翅目成虫包埋标本翅面鳞片透明、变色,与自然状态差异较大的问题,以及现有鳞翅目成虫包埋标本无法看清翅脉,影响对昆虫种类的鉴定,尤其是影响科的分类问题。解决了鳞翅目成虫分类研究和教学中,对鳞翅目成虫标本的大量消耗问题,经济环保。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混合胶液及标本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鳞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类群,大部分昆虫均属于农林业重要害虫,如美国白蛾是我国林业检疫对象。对鳞翅目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及动植物检疫等工作的前提是快速而准确地对昆虫物种进行鉴定。昆虫翅的特征是昆虫分类学特别是传统昆虫分类学中的重要分类学指标,翅脉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翅脉更是鳞翅目昆虫分类的常用重要依据。鳞翅目昆虫在进行亚目、总科、科的分类时,需要观察翅面翅脉特征,如需观察前翅中室是否有脉、前翅Cu脉似3只还是4只、后翅Sc+R1与R
s
接近或接触、后翅臀脉2条还是3条等等。种属鉴定时需要观察翅面的线及斑纹的形状及颜色等特征。鉴定此类昆虫除要求标本完整、翅面的线及斑纹特征清晰外,还需要观察到翅脉。在教学、科学普及、科学研究、动植物检疫等工作中,能观察到翅脉的鳞翅目成虫分类标本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鳞翅目昆虫标本保存方法主要采用干制法和包埋法。干制标本虽可长期保存,但易碎、易虫蛀、易霉烂、不易携带,可展示使用,但不适宜用于教学活动或手持欣赏。在鳞翅目昆虫分类研究和实验教学中,为满足科的鉴定,尤其是近缘科间的区分,必须取下前后翅并去除鳞片观察到翅脉,即进行翅脉标本的制作,造成大量标本的损坏,标本成了易耗品,消耗了自然资源,不够环保。
[0004]环氧树脂包埋标本具有无毒、透明度高、硬度高、稳定易保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在鳞翅目成虫包埋过程中,翅面鳞片与环氧树脂混合胶组分接触后发生透明、溶解,翅面颜色变浅或变色,不利于种属的识别。现有技术中采用两层塑封膜将翅进行塑封,剪除翅边缘多余的塑封膜,再进行树脂包埋,可以达到保色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干制标本易碎,塑封和剪除多余塑封膜的过程极易造成翅的损坏,尤其不利于中小型鳞翅目昆虫标本的制作。而且现有鳞翅目成虫包埋标本无法清晰观察到翅面翅脉,也不适于进行科的分类鉴别,无法满足分类研究及教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碎、不易被虫蛀、不霉烂,便于携带、适宜用于教学活动或手持欣赏的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制作用的混合胶液,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混合胶液制作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制作方法。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制作用的混合胶液,所述混合胶液包括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组成的混合胶液。
[0007]其中,所述混合胶液为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按照质量比10~20:1~10:5~15的比例混合。
[0008]一种混合胶液制作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方法,包括标本的保色处理、除鳞
处理和包埋处理,其中,所述保色处理采用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组成的混合胶液处理。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色处理是将混合胶液滴加在玻璃或塑料培养皿中,搅拌均匀,用毛笔或排笔将调制好的混合胶液均匀涂抹在一侧的前翅和后翅的正反两面上,使翅面被覆盖,放置自然环境下干燥或烘箱烘干即可。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胶液易风干固化成膜,在制作过程中配置使用。
[0011]进一步地,对于翅厚较坚硬、鳞片多的鳞翅目的大型成虫进行除磷处理的方法是将前后翅浸入翅面软化湿润液中,使翅面完全湿润,后再浸入到“84”消毒液中浸泡直至翅面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取出后立即在自来水下冲洗,洗掉残余的消毒液,放置自然环境中干燥或烘箱烘干。
[0012]进一步地,对于鳞翅目的小型成虫进行除鳞处理的方法是将脱蜡剂或组织细胞脱模剂涂抹在翅的正反两面,进行翅面透明处理。
[0013]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液浸泡时间为5~10min。
[0014]作为优选,所述软化湿润液是由甘油水溶液和乙醇水溶液按体积比为1~5:1~5混合而成。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混合胶液对鳞翅目成虫前后翅在保色处理过程中,胶液的附着性强、操作简便,固化而成的标本不易碎、不易虫蛀、不易霉烂、便于携带,方便展示使用,适宜用于教学活动或手持欣赏,同时在透明度、硬度、稳定性等方面均呈现出更好的作用效果;(2)使用混合胶液保色、环氧树脂包埋制作的标本,虫体完整,一侧前后翅的斑纹、颜色与自然状态一致,另一侧前后翅可清晰观察到翅脉,满足了进行种类鉴定时对虫体各类特征的观察判断,解决了目前鳞翅目分类实验教学大量昆虫标本消耗问题,即适用于昆虫分类研究与教学,也适用于科普展示和工艺品生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中A是柑橘凤蝶成虫背面观、B是柑橘凤蝶成虫腹面观;
[0017]图2中A是柑橘凤蝶成虫分类包埋标本背面观、B是柑橘凤蝶成虫分类包埋标本腹面观、C是保色处理的前后翅包埋后的腹面观;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柑橘凤蝶成虫分类包埋标本制作方法的产品特征图;
[0019]图4中A是粉蝶科成虫背面观、B是粉蝶科成虫腹面观;
[0020]图5中A是粉蝶科成虫分类包埋标本背面观、B是粉蝶科成虫分类包埋标本腹面观;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蛾类成虫分类包埋标本背面观;
[0022]图7中A是蛾类成虫分类包埋标本右侧前后翅脉相图(放大倍数7.5倍)、B是蛾类成虫分类包埋标本左侧前后翅斑纹图(放大倍数7.5倍);
[0023]图8中A是白胶保色处理后前后翅正面包埋效果、B是白胶保色处理后前后翅反面包埋效果;
[0024]图9中A是无色的鞋油保色处理后前后翅正面包埋效果、B是无色的鞋油保色处理后前后翅反面包埋效果;
[0025]图10是混合胶液保色处理后碧凤蝶前后翅包埋正面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将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按照质量比为10:1:5混合制成混合胶液,滴加在玻璃或塑料培养皿中,搅拌均匀。混合胶液易风干固化成膜,需要在制作过程中配置使用。
[0029]实施例2
[0030]将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按照质量比为20:10:15混合制成混合胶液,滴加在玻璃或塑料培养皿中,搅拌均匀。混合胶液易风干固化成膜,需要在制作过程中配置使用。
[0031]实施例3
[0032]柑橘凤蝶分类包埋标本的制作方法
[0033]选取柑橘凤蝶成虫干制针插展翅标本,如图1中A、B所示。其中,所述成虫体长2cm,翅展9cm,柑橘凤蝶成虫展翅标本前翅较硬鳞厚,后翅较薄边缘易碎,前后翅正反两面覆盖不同颜色鳞片,暂时固定在泡沫板上备用;
[0034]选择一侧前后翅做保色处理:按照实施例1方法将调制好的混合胶液用毛笔或排笔,均匀涂抹在一侧的前翅和后翅的正反两面上,使翅面被胶液覆盖。
[0035]选择另一侧前后翅做除鳞处理:将体积分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制作用的混合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胶液包括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组成的混合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制作用的混合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胶液为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按照质量比10~20:1~10:5~15的比例混合。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胶液制作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标本的保色处理、除鳞处理和包埋处理,所述保色处理采用白胶、液体胶水、无色的液体鞋油组成的混合胶液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色处理是将混合胶液滴加在玻璃或塑料培养皿中,搅拌均匀,用毛笔或排笔将调制好的混合胶液均匀涂抹在一侧的前翅和后翅的正反两面上,使翅面被覆盖,放置自然环境下干燥或烘箱烘干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鳞翅目成虫分类包埋标本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凤宰学明王耘朱丽梅薛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