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尾随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480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尾随门禁系统,包括门结构、驱动装置及智能终端。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门结构配置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门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抵接,当门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离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呈第一预设角度。驱动装置与门结构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门结构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转换。智能终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开门信息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门结构转换为打开状态。本申请的防尾随门禁系统,在智能终端接收到开门信息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门结构打开,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离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呈第一预设角度,可以实现门结构每次打开只允许一人通过。许一人通过。许一人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尾随门禁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尾随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模拟技术的发展,逐渐涌现出一大批模拟可视对讲系统应用于门禁系统。模拟可视对讲系统通常都是采用模拟技术传输音视频信号,一般普遍采用总线技术共用线路传输信号。
[0003]模拟可视对讲系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抗干扰能力差,时常出现没有信号或图像、声音不清晰等现象;模拟信号容易衰减和失真,传输距离受限;因为同一条总线上只允许两点间通话,占线情况特别多;产品升级或扩充的局限性比较大;布线工程量大,服务成本高,不能融入小区综合网;除支持简单的信息发布功能外,主要仅限于通话、开锁等功能,功能单一;难以与其他弱电子系统集成。
[0004]模拟可视对讲系统的这些不足之处,不仅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还无法满足不同品牌之间功能需求的差异性。另外,在应用于门禁系统时,不具有防尾随的功能,即贴合跟随身份认证成功的人可通过门禁,使门禁的功能减弱,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尾随门禁系统,以解决门禁系统不具有防尾随功能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尾随门禁系统,包括门结构、驱动装置及智能终端。所述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门结构配置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门结构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抵接,当所述门结构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分离且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呈第一预设角度。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门结构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开门信息,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结构转换为所述打开状态。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门板具有第一转轴,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门板的中部;所述第二门板具有第二转轴,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中部。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当所述门结构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抵接且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呈第二预设角度。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智能终端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进行人脸识别。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智能终端上设置有补光灯。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智能终端上设置有微波人体感应开关,所述微波人体感应开关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未接收到所述开门信息时控制
所述智能终端进入休眠状态,并在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开门信息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智能终端上设置有刷卡器,所述刷卡器用于接收所述开门信息并控制所述门结构打开第一预设角度。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尾随门禁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存储有预设信息库。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开门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比对所述开门信息和所述预设信息库,当所述开门信息和所述预设信息库成功匹配时,所述服务器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开门指令,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结构转换为所述打开状态。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尾随门禁系统还包括云端智能应用层,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云端智能应用层通信连接。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尾随门禁系统,门结构在常规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在智能终端接收到开门信息时,智能终端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门结构转换为打开状态,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离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呈第一预设角度,实现门禁功能,且可以实现门结构每次打开的宽度只允许一人通过门禁,解决了门禁系统不具有防尾随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尾随门禁系统的门结构在某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尾随门禁系统的门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尾随门禁系统的门结构在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尾随门禁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第一门板,2

第一转轴,3

门框,4

驱动装置,5

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尾随门禁系统,包括门结构、
驱动装置及智能终端。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门结构配置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门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抵接;当门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离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呈第一预设角度。在配置第一预设角度时,配置为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离的宽度只允许一人通过。
[0027]驱动装置与门结构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门结构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转换。具体实施时,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
[0028]智能终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开门信息,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门结构转换为打开状态。开门信息可以为人脸信息、二维码信息、磁卡信息、管理员指令信息等。
[0029]在本实施例中,门结构在常规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在智能终端接收到开门信息时,智能终端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门结构转换为打开状态,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分离且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呈第一预设角度,实现门禁功能,且可以实现门结构每次打开的宽度只允许一人通过门禁,从而具有防尾随功能。
[0030]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门板1具有第一转轴2,驱动装置4与第一转轴2连接,第一转轴2位于第一门板1宽度方向的中部。相似地,第二门板具有第二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尾随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结构、驱动装置及智能终端;所述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门结构配置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门结构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抵接,当所述门结构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分离且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呈第一预设角度;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门结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门结构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接收开门信息,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结构转换为所述打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尾随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具有第一转轴,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门板的中部;所述第二门板具有第二转轴,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尾随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结构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抵接且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呈第二预设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尾随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进行人脸识别。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力袁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