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包含该改性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作为关键材料之一,其占据成本的25
‑
40%左右,因此通过对正极材料的改进,能够大幅度提高动力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其中,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由于电化学容量高、循环性能好、成本低、具有三元协同效应,且工艺相对成熟,被广泛应用。
[0003]目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温煅烧、微波法等。但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烧结过程中,颗粒之间难以破碎分开,导致首次放电容量降低、材料表面残碱(主要是LiOH和Li2CO3)含量较多,易造成合浆呈凝胶状、材料充满电状态下与电解液界面相容性极差,致使放电容量降低,循环“跳水”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以及形成于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SrF改性丝素蛋白网络,且所述包覆层的孔隙率在15
‑
20%之间。2.一种改性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将丝素蛋白加入去离子水中分散后,向其中缓慢加入镍钴锰三元正极前驱体和锂源,于20
‑
40℃恒温下搅拌1
‑
3h形成凝胶;将所述凝胶冷冻干燥,研磨粉碎后获得丝素蛋白网络包覆前驱体,即改性前驱体;在60
‑
80℃恒温下,将所述改性前驱体置于由锶源、氟源与去离子水混合而成的仿矿化溶液中,搅拌2
‑
4h进行仿矿化,结束后,80
‑
100℃干燥获得预烧前驱体;烧结所述预烧前驱体,制得改性三元正极材料,即SrF改性丝素蛋白网络修饰三元正极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前驱体的分子式通式为Ni
x
Co
y
Mn
z
(OH)2,其中,0<x<1,0<y<1,0<z<1,且x+y+z=1;所述锂源选自碳酸锂、氢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前驱体的制备中,所述丝素蛋白、锂源、镍钴锰三元正极前驱体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25
‑
0.3):(0.46
‑
0.49):1:(2.5
‑
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昊,杨茂萍,高玉仙,刘兴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