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443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2)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3)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4)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外形轮廓,判断NG品与OK品;5)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尺寸,判断NG品与OK品;6)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特性点,判断NG品与OK品。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生产线上对于多样品出现混料,使用人工目检方法时容易出现的漏检、错检的问题,提升了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效率。了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效率。了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产品混料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制造行业,尤其是显示器元件的产品外形及尺寸相差不多,使得组装时容易出现混货的现象,最终导致流到了客户手中,引起客户投诉,给制造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0003]目前在检查产品是否存在混料时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人工目检的方法,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已经很难达到筛选需求,而且存在不少问题:
[0004](1)人工目检方法不能实现24h不间断工作,工人工作强度大,易造成视觉疲劳,导致误检,直接降低产品检测的可靠性;
[0005](2)某些产品尺寸较小,受限于人眼的识别能力,人工目检的检测速度和精度较低,使得检测效率低、人力成本较高。
[0006](3)人工目检的判断标准不易量化,很容易导致检测结果稳定较差。
[0007]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设计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生产线中混料产品检测的准确率,成为了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10]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包括:
[0011]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
[0012]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
[0013]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
[0014]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外形轮廓,判断NG品与OK品;
[0015]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尺寸,判断NG品与OK品;
[0016]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特性点,判断NG品与OK品。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的步骤,还包括:
[0018]通过流水线将待检样品由上一工位转移至检测工位,由红外感应器检测到待检样品,通过PLC控制流水线暂停。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的步骤前,还包括:
[0020]调整CCD相机与待检样品的检测面垂直,同时选择合适的面光源,以保证CCD相机能够采集到的待检样品完整的图像。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中,每次只
分割一个待检样品的图像。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前,还包括:
[0023]基于待检样品的数量、外形轮廓、尺寸及特性点的大小和形状,配置待检样品的检测模板。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特性点包括待检样品上的印刷字符和/或图案。
[002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中,还包括:
[0026]按照检测模板的参数对待检样品的图像进行分割。
[002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外形轮廓,判断NG品与OK品的步骤,还包括:
[0028]按照所述检测模板中涉及外形轮廓的参数,判断待检样品的外轮廓与所述检测模板是否匹配:
[0029]若判断二者匹配,则确定为第一OK品;
[0030]若判断二者不匹配,则确定为NG品,并控制机械手将NG标签粘贴至对应的样品上,同时启动蜂鸣器。
[003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尺寸,判断NG品与OK品的步骤,还包括:
[0032]按照所述检测模板中涉及尺寸的参数,判断第一OK品的尺寸与检测模板是否一致:
[0033]若判断二者一致,则确定为第二OK品;
[0034]若判断不一致,则确定为NG品,并控制机械手将NG标签粘贴至对应的样品上,同时启动蜂鸣器。
[003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特性点,判断NG品与OK品的步骤,还包括:
[0036]按照所述检测模板中涉及特性点的参数,判断第二OK品的特性点与检测模板是否一致:
[0037]若判断二者一致,则确定为实际OK品;
[0038]若判断不一致,则确定为NG品,并控制机械手将NG标签粘贴至对应的样品上,同时启动蜂鸣器。
[003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40](1)克服了目前生产线上对于多样品出现混料,使用人工目检方法时容易出现的漏检、错检的问题,提升了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效率。
[0041](2)通过CCD相机采集样品的图像数据可以根据预设的模板对待检样品进行多次筛选,最终选出实际的OK品,并剔除NG品。
[0042](3)本方法中的模板可以分别待检样品的数量、尺寸、大小及特性点,以逐级检测OK品与NG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0043](4)即使生产线上的待检样品尺寸较小,通过调整CCD相机的分辨率、面光源强度及模板参数,依然可以在保证检测效率和准确率的前提下完成混料的筛选。
[0044](5)通过全自动化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全天不间断的工作,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和人力成本,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004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004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005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1]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2]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包括: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根据待检样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样品防混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外形轮廓,判断NG品与OK品;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尺寸,判断NG品与OK品;根据待检样品图像的特性点,判断NG品与OK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待检样品至检测工位的步骤,还包括:通过流水线将待检样品由上一工位转移至检测工位,由红外感应器检测到待检样品,通过PLC控制流水线暂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CCD相机采集的待检样品图像的步骤前,还包括:调整CCD相机与待检样品的检测面垂直,同时选择合适的面光源,以保证CCD相机能够采集到的待检样品完整的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中,每次只分割一个待检样品的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割待检样品的图像并统计数量的步骤前,还包括:基于待检样品的数量、外形轮廓、尺寸及特性点的大小和形状,配置待检样品的检测模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性点包括待检样品上的印刷字符和/或图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雪孙昌泼王治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