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光子源的单量子点嵌埋光学微腔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422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单光子源的单量子点嵌埋光学微腔及制备方法,光学微腔包括:衬底,与衬底牢固结合的光学微腔,嵌埋在光学微腔中的单量子点。所说的光学微腔由光学膜系构成,其膜系的带通峰位与量子点的荧光峰位一致。其制备方法是将量子点的生长过程与光学微腔的制备过程分离开来,使其不再直接关联,从而使得两个制备过程之间不再相互制约,极大地拓宽了两个独立制备过程各自的选择范围,可以设计制备出性能更优良的光学微腔和量子点,而且大大简化了整个制备工艺过程,最终使得制备高性能的单量子点嵌埋光学微腔成为现实。(*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信息、单光子源,具体是指。
技术介绍
量子特性在信息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可能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于是便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分支——量子信息科学。它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包括量子密码、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近年来,在理论和实验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引起各国政府、科技界和信息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坚信,量子信息科学为信息科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原理和方法,将在21世纪发挥出巨大潜力。其中的量子密码是量子信息科学中很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现代保密通信所使用的公开密钥体系采用量子计算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破译。这就对现有保密通信提出了严峻挑战。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量子密码术。量子密钥体系采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经由量子通道传送,在合法用户之间建立共享的密钥(经典随机数)。量子密码的安全性由量子力学原理所保证,一方面被测量可感知,即由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对量子态的测量会干扰量子态本身,因此,这种窃听方式必然会留下痕迹而被合法用户所发现;另一方面是不可克隆性,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单光子源的单量子点嵌埋光学微腔,包括:衬底(1),与衬底牢固结合的光学微腔(2),嵌埋在光学微腔中的单量子点(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学微腔由光学膜系构成,其膜系的带通峰位与量子点的荧光峰位一致,结构为(LH)↓[ m]nL(HL)↓[m],其中(LH)↓[m]为微腔的下反射膜系(201),nL为谐振腔层(202),(HL)↓[m]为微腔的上反射膜系(203),L为低折射率膜层,H为高折射率膜层,m为L与H的交替叠层次数,m≥6,n为2的整数倍 ,n≥2,L和H膜层的厚度为1/4λ↓[0],λ↓[0]为荧光峰位;所说的单量子点(3)嵌埋在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卫王少伟陈平平李宁张波李志锋陈效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