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97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速检测方法,通过SELEX技术,筛选出凝血酶两个独立结合位点的核酸适体,作为基于接近效应原理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象;分别在核酸适体的末端设计了一段较短的互补碱基序列,在37℃时互补末端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因而在聚合酶的作用下无法进行聚合反应;而当两个核酸适体探针同时与凝血酶的两个位点结合时,互补末端在凝血酶介导下相互接近,从而形成稳定的杂交,通过聚合酶的作用分别向末端进行聚合反应,通过检测反应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弱来快速判断蛋白质标记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速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蛋白质标记
,具体涉及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速检测方 法。

技术介绍

[0002]虽然显示出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但存在着反应体系复杂、探针设计合成 难度高或需要结合PCR技术放大信号等局限性;本专利技术以凝血酶作为目标蛋白, 发展了一种更为简单、灵敏的基于接近效应的蛋白质检测新方法;该方法简化了 核酸适体探针的设计,直接将凝血酶的两个核酸适体设计成具有末端互补碱基序 列的线性探针;当二者同时结合到凝血酶的两个识别位点时,探针末端互补部分 借助蛋白质介导下的接近效应形成稳定的杂交,从而可以在聚合酶作用下引发聚 合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速检测方 法,随着SELEX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与蛋白质不同位点结合的核酸 适体被筛选出来;通过发展二步法SELEX技术,即第一步筛选出一个结合位点的 核酸适体后,在已筛选出的核酸适体的饱和浓度下进行第二步筛选,得到另一个 结合位点的核酸适体,并以凝血酶为目标蛋白质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 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SELEX技术,筛选出凝血酶两个独立结合位 点的核酸适体,作为基于接近效应原理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象;
[0005]分别在核酸适体的末端设计了一段较短的互补碱基序列,在37℃时互补末 端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因而在聚合酶的作用下无法进行聚合反应;而当两个核 酸适体探针同时与凝血酶的两个位点结合时,互补末端在凝血酶介导下相互接近, 从而形成稳定的杂交,通过聚合酶的作用分别向末端进行聚合反应;
[0006]两条探针所结合的凝血酶量越多,则形成稳定杂交的探针对越多,聚合反应 的初速度也就越大,反之则越慢;凝血酶的量决定了形成稳定杂交的探针对的数 目,后者与聚合反应的初速度成正比;随着凝血酶浓度的增加,聚合反应的初速 度不断增加,表现为单位时间内双链DNA产物中嵌入的荧光染料所产生的荧光信 号增强;
[0007]利用双链嵌入型荧光染料SybrGreenⅠ指示聚合产物双链DNA的量,可以对 聚合反应初速度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凝血酶的浓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核酸适体探针4个部分组成:凝血酶核酸适体序列、形成分 子内发夹结构的互补序列、一定长度的聚胸腺嘧啶及末端可形成两条链间互补的 碱基序列;在核酸适体探针“头部”设计形成的发夹结构,为探针结合在凝血酶 上并进行聚合反应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结构基。
[0009]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速检测方法,随着SELEX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与蛋白质不同位点结合的核酸适体被筛选出来;通过发 展二步法
SELEX技术,即第一步筛选出一个结合位点的核酸适体后,在已筛选出 的核酸适体的饱和浓度下进行第二步筛选,得到另一个结合位点的核酸适体,并 以凝血酶为目标蛋白质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接近效应聚合反应检测凝血酶的原理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核酸适体探针筛选结果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定量检测凝血酶的结果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特异性考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 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SELEX技术,筛选出凝血酶两个独立结合位点的核酸适体,作 为基于接近效应原理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分别在核酸适体的3
′ꢀ
末端设计了一段较短的互补碱基序列,在37℃时互补末端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 因而在聚合酶的作用下无法进行聚合反应;而当两个核酸适体探针同时与凝血酶 的两个位点结合时,互补末端在凝血酶介导下相互接近,从而形成稳定的杂交, 通过聚合酶的作用分别向5

端进行聚合反应;两条探针所结合的凝血酶量越多, 则形成稳定杂交的探针对越多,聚合反应的初速度也就越大,反之则越慢;凝血 酶的量决定了形成稳定杂交的探针对的数目,后者与聚合反应的初速度成正比; 随着凝血酶浓度的增加,聚合反应的初速度不断增加,表现为单位时间内双链 DNA产物中嵌入的荧光染料所产生的荧光信号增强;利用双链嵌入型荧光染料 SybrGreenⅠ指示聚合产物双链DNA的量,可以对聚合反应初速度进行检测,从 而得到凝血酶的浓度;
[0017]核酸适体探针由4个部分组成:凝血酶核酸适体序列(下划线部分)、形成分子内发夹结构 的互补序列(斜体部分)、一定长度的聚胸腺嘧啶及3

末端可形成两条链间互补的碱基序列 (黑体);在核酸适体探针“头部”设计形成的发夹结构,为探针结合在凝血酶上并进行聚合 反应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结构基础[18,21];聚胸腺嘧啶的增加可减少凝血酶对聚合反应可能 形成的空间位阻[17,18];在凝血酶肝素位点结合的核酸适体探针(B1~B5)3

末端分别设计 了4~8个互补碱基与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位点结合的核酸适体;
[0018]探针(A)3

末端互补;从筛选结果来看(如图2),两条探针末端有7或8个 碱基互补的时候,聚合反应可以在37℃下以一定的速度进行,凝血酶的加入可 加快聚合反应的速度,但检测时本底过高;当互补碱基为4或5个时,无论是否 存在凝血酶,均观察不到聚合反应的进行[22];两条探针末端的互补碱基对数目 为6时,在37℃时不能形成稳定的结合,聚
合反应也很慢;而当加入凝血酶后, 核酸适体探针同时与凝血酶的两个位点结合,使得互补末端形成的杂交稳定性提 高,在聚合酶的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发生聚合;所以选择末端为6个碱基互补的 探针对用于凝血酶的定量检测;
[0019]考察了凝血酶浓度与聚合反应初速度的定量关系(图3);结果表明,凝血酶 浓度在10pmol/L~1nmol/L范围时,与聚合反应初速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2=0;996),检测下限达到6;9pmol/L;但随着凝血酶浓度的继续提高,聚合 反应初速度的上升减缓;而当凝血酶浓度超过5nmol/L以后,聚合反应初速度反 而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当凝血酶的浓度较高时,探针对同时结合到同一个 凝血酶分子上的几率减小,借助接近效应形成的稳定互补末端的量也会减少,表 现为聚合反应初速度的降低;
[0020]分别选择3种对照蛋白考察了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质标记效果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SELEX技术,筛选出凝血酶两个独立结合位点的核酸适体,作为基于接近效应原理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象;分别在核酸适体的末端设计了一段较短的互补碱基序列,在37℃时互补末端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因而在聚合酶的作用下无法进行聚合反应;而当两个核酸适体探针同时与凝血酶的两个位点结合时,互补末端在凝血酶介导下相互接近,从而形成稳定的杂交,通过聚合酶的作用分别向末端进行聚合反应;两条探针所结合的凝血酶量越多,则形成稳定杂交的探针对越多,聚合反应的初速度也就越大,反之则越慢;凝血酶的量决定了形成稳定杂交的探针对的数目,后者与聚合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斌李俊峰余澹台陈耀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普罗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