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场地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包括:前提升装置及后提升装置,前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前轮上,后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后轮上;前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大梁上的主板、及以主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羊角结构和右羊角结构;后提升装置包括车子后轿结构、U形卡板、上压板及U形螺栓。左羊角结构、右羊角结构、钢板的设置使得主板和车大梁的设置提高,再通过U型卡板的设置为整个后提升装置提供了高度,使场地车底盘的整体得以提高;以使车辆在行驶中过低洼不平的地面不会磕碰和托住底盘;经过一系列的提升改进后具有高底盘,车辆可以在野外适应各种路面状,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
[0001]本技术涉及场地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的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休闲的娱乐生活中,短途的代步工具显得越来越被人们需要;例如,高尔夫球场的高尔夫球车和旅游景点的观光车,高尔夫球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和青睐,人们对高尔夫运动过程中的代步和辅助工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高尔夫球车在设计上都存在下列缺陷:现有的场地车底盘较低,不便于车辆通过凸起的道路;另外,现有的场地车的取付结构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羊角结构上;如图1所示,现有的场地车上摇臂是一整块钢板结构、钢板将左右羊角结构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以及没有下摇臂结构,这样使得车辆的抗震性及车辆平衡可调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升装置能够提高场地车底盘的场地车。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包括:前提升装置及后提升装置,前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前轮上,后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后轮上;
[0006]前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大梁上的主板、及以主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羊角结构和右羊角结构,左羊角结构的一端安装在前左车轮上、另一端安装在主板上,右羊角结构一端安装在前右车轮上、另一端安装主板上;前提升装置还包括横跨的安装在主板上的钢板,钢板的一端与左羊角结构连接、另一端与右羊角结构连接;
[0007]后提升装置包括车子后轿结构、U形卡板、上压板及U形螺栓;车子后轿结构上设置有安装槽,U形卡板安装在车子后轿结构的安装槽内,上压板合盖的安装在U形卡板上,上压板上设置有通孔,U形螺栓通过贯穿上压板上的通孔与车子后轿结构固定连接、将U形卡板和上压板进行紧固。
[0008]进一步地,左羊角结构包括左羊角、左上摇臂及左下摇臂;左羊角的凸角安装在前左车轮上,左羊角的上端与左上摇臂活动连接,左羊角的下端与左下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左下摇臂的另一端活动的安装在主板上;
[0009]右羊角结构包括右羊角、右上摇臂及右下摇臂;右羊角的凸角安装在前右车轮上,右羊角的上端与右上摇臂活动连接,右羊角的下端与右下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下摇臂的另一端活动的安装在主板上;
[0010]钢板的一端与左下摇臂连接,另一端与右下摇臂连接。
[0011]进一步地,前提升装置还包括羊角取付结构,羊角取付结构包括左上取付、左下取付、右上取付及右下取付;左羊角的一端通过左上取付与左上摇臂连接、另一端通过左下取
付与左下摇臂连接,右羊角的一端通过右上取付与右上摇臂连接、另一端通过右下取付与右下摇臂连接。
[0012]进一步地,左羊角结构包括左套筒和左长螺栓,左套筒内置于左羊角内,左长螺栓从左羊角上端处插入穿过左套筒、将左上取付和左下取付紧固在左羊角的上,左上取付和左下取付分别与左套筒的上下两端可旋转的连接;
[0013]右羊角结构包括右套筒和右长螺栓,右套筒内置于右羊角内,右长螺栓从右羊角上端处插入穿过右套筒、将右上取付和右下取付紧固在右羊角的上,右上取付和右下取付分别与右套筒的上下两端可旋转的连接。
[0014]进一步地,在左羊角和左上取付连接之间、左羊角和左下取付连接之间及在右羊角和右上取付连接之间、右羊角和右下取付连接之间设置有用于起连接关系作用的铜套。
[0015]进一步地,左羊角和右羊角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加润滑油的油孔。
[0016]进一步地,左上摇臂和右上摇臂分别包括钢管和双头螺栓,双头螺栓的两头分别连接钢管。
[0017]进一步地,U形卡板、上压板及U形螺栓分别各包括以车子后轿结构的中点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
[0018]进一步地,后提升装置还包括用于减震的减震器,上压板设置的减震器安装孔内安装有减震器。
[0019]进一步地,后提升装置还包括用于减震的后钢板,U形卡板和上压板之间设置有后钢板。
[0020]本技术的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包括前提升装置及后提升装置,前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前轮上,后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后轮上;另外,左羊角结构、右羊角结构、钢板的设置使得主板和车大梁的设置提高,再通过U型卡板的设置为整个后提升装置提供了高度,使场地车底盘的整体得以提高;以使车辆在行驶中过低洼不平的地面不会磕碰和托住底盘;经过一系列的提升改进后具有高底盘、视野开阔、非常路面上行驶如履平地,强劲功率、增强冲压负荷力,较好抓地性的轮胎,车辆可以在野外适应各种路面状,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现有技术的场地车前提升装置的结构图;
[0023]图2是现有技术的场地车后提升装置的结构图;
[0024]图3是图2的侧视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前提升装置的结构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前提升装置的组装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后提升装置的结构图;
[0028]图7是本技术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后提升装置的组装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后提升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图7侧视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技术后提升装置的上压板结构图;
[0032]图11是本技术后提升装置的U形卡板结构图。
[0033]其中附图标记为:1
‑
前提升装置、11
‑
左羊角结构、111
‑
左羊角、112
‑ꢀ
左上摇臂、113
‑
左下摇臂、114
‑
左套筒、12
‑
右羊角结构、121
‑
右羊角、 122
‑
右上摇臂、123
‑
右下摇臂、124
‑
右套筒、13
‑
主板、14
‑
钢板、15
‑
羊角取付结构、151
‑
左上取付、152
‑
左下取付、153
‑
右上取付、154
‑
右下取付、16
‑
铜套、17
‑
车大梁、18
‑
左长螺栓、19
‑
右长螺栓、20
‑
钢管、21
‑
双头螺栓、2
‑
后提升装置、21
‑
车子后轿结构、22
‑
U形卡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提升装置及后提升装置,所述前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前轮上,用于提升车头高度,所述后提升装置安装在车辆两个后轮上,用于提升车尾高度;所述前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大梁上的主板、及以所述主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左羊角结构和右羊角结构,所述左羊角结构的一端安装在前左车轮上、另一端安装在主板上,所述右羊角结构一端安装在前右车轮上、另一端安装所述主板上;所述前提升装置还包括横跨的安装在所述主板上的钢板,所述钢板的一端与所述左羊角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羊角结构连接;所述后提升装置包括车子后轿结构、U形卡板、上压板及U形螺栓;所述车子后轿结构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U形卡板安装在所述车子后轿结构的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上压板合盖的安装在所述U形卡板上,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U形螺栓通过贯穿所述上压板上的通孔与所述车子后轿结构固定连接、将所述U形卡板和所述上压板进行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羊角结构包括左羊角、左上摇臂及左下摇臂;所述左羊角的凸角安装在前左车轮上,所述左羊角的上端与所述左上摇臂活动连接,所述左羊角的下端与所述左下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左下摇臂的另一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右羊角结构包括右羊角、右上摇臂及右下摇臂;所述右羊角的凸角安装在前右车轮上,所述右羊角的上端与所述右上摇臂活动连接,所述右羊角的下端与所述右下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摇臂的另一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主板上;所述钢板的一端与所述左下摇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下摇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提升装置的场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提升装置还包括羊角取付结构,所述羊角取付结构包括左上取付、左下取付、右上取付及右下取付;所述左羊角的一端通过所述左上取付与所述左上摇臂连接、另一端通过左下取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余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敖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