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菁菁专利>正文

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88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其床板的上端滑动设有冂型熏蒸架,冂型熏蒸架与床板之间设有第一滑动控制组件,冂型熏蒸架的上端内壁设有熏蒸按摩组件,熏蒸按摩组件与冂型熏蒸架之间设有第二滑动控制组件;床板下端的熏蒸药箱内设有加热板、药物放置框和冲洗部件,药物放置框通过升降组件连接在第一腔室的顶壁上,第二腔室的下端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与水源连接,该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四通管,四通管的其余三个端口分别连通第一腔室、冲洗部件以及熏蒸按摩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内科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治疗需求,实用性强;加药或取药方便;方便清洗、避免不同药物混合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治疗效果好。治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不断重视,中西医结合即盖含西医的优点也结合了中医的优点,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0003]在中西医结合内科患者有胃、脾、肝、肾脏、心脏等多数因身体每部虚寒湿气过重,单纯的使用药物或者是输液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并且,这种大量使用药物的现象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潜在的影响。在中西医治疗过程中,也常常使用熏蒸、按摩等对身体进行治疗以去除患者病灶,但是往往存在使用不便、效果不理想之处。
[0004]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包括:
[0007]床板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床板(1)和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有冂型熏蒸架(3),所述冂型熏蒸架(3)与所述床板(1)之间设有第一滑动控制组件(4),所述冂型熏蒸架(3)的上端内壁设有沿所述床板(1)宽度方向滑动的熏蒸按摩组件(5),所述熏蒸按摩组件(5)与所述冂型熏蒸架(3)之间设有第二滑动控制组件(6);所述床板(1)的下端设有熏蒸药箱(7),所述熏蒸药箱(7)的内部通过竖板分隔为第一腔室(71)和第二腔室(72),所述第一腔室(71)的内部设有加热板(73)、药物放置框(74)和冲洗部件(75),所述药物放置框(74)通过升降组件(8)连接在所述第一腔室(71)的顶壁上,所述加热板(73)和冲洗部件(75)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腔室(71)的底壁和顶壁上,所述熏蒸药箱(7)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加药口(76),所述加药口(76)上设有门板(77),所述第一腔室(71)的侧壁上设有排液管(78);所述第二腔室(72)的下端设有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的进水端与水源连接,该抽水泵(9)的出水端连接四通管(91),所述四通管(91)的其余三个端口分别连通第一腔室(71)、冲洗部件(75)以及熏蒸按摩组件(5),所述熏蒸按摩组件(5)正下方的所述床板(1)和所述熏蒸药箱(7)上均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上设有密封塞(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冂型熏蒸架(3)的两侧通过第一滑块(14)滑动连接在所述床板(1)上;所述第一滑动控制组件(4)为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14)侧壁的定位螺栓(41),所述第一滑块(1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螺栓(41)匹配的螺纹通孔(141),所述床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3)连通的让位长槽(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冂型熏蒸架(3)的横板(31)下端开设有第二滑槽(32),所述熏蒸按摩组件(5)的上端通过第二滑块(33)滑动连接在所述横板(31)的下端;所述第二滑动控制组件(6)包括设在所述第二滑槽(32)上端且与其相连通的空腔(34)、转动连接在所述空腔(34)两侧的丝杆(61)、螺纹套接在所述丝杆(61)外壁的螺母(62)以及与所述丝杆(61)一端通过输出轴连接的第一电机(63),所述螺母(6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3)的上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用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按摩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菁菁宋灿许王昱杨文娟王娟杨兰
申请(专利权)人:马菁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