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净水器滤芯定位安装效果差的问题。本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包括净水壳体,净水壳体内部具有净水空腔,净水空腔中设置有滤芯结构,滤芯结构与净水空腔之间设置有原水通道,滤芯结构内设置有净水通道,净水壳体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净水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口,净水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滤芯结构并且可用于原水通道排水的排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定位安装的优点。具有方便定位安装的优点。具有方便定位安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
[0001]本技术属于净水设备
,涉及一种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净水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器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以及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
[000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器的普及将越来越广,新技术的产品正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净水器的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现有的对于滤芯结构的固定安装,大多会在壳体上设置安装架,滤芯通过螺纹或者卡扣的方式与安装架相适配达到固定的目的,其存在的主要缺点为:更换滤芯结构时拆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包括净水壳体,所述的净水壳体内部具有净水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空腔中设置有滤芯结构,所述的滤芯结构与净水空腔之间设置有原水通道,所述滤芯结构内设置有净水通道,所述的净水壳体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相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净水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净水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滤芯结构并且可用于原水通道排水的排水组件。
[0007]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的滤芯结构包括滤芯、上端板与下端板,所述上端板的下端与滤芯的上端相连,上端板的上端密封连接于净水壳体上,且上端板上开设有连通净水通道与出水口的端孔。
[0008]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的净水壳体包括用于设置滤芯结构与排水组件的下壳体,以及用于开设进水口与出水口的上壳体,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装连接。
[0009]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的上壳体中设有横向开设的水通道,所述的水通道中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用于将水通道分隔成原水进道与纯水出道的隔板,所述的原水进道通过进水口与原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的纯水出道通过出水口与净水通道相连通。
[0010]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上端板的顶部具有向上突起的上外环圈,所述的上外环圈环绕端孔设置,所述上壳体与出水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呈环形的上内环圈,所述的上外环圈套设于上内环圈上与上内环圈密封接触。
[0011]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的排水组件中部固定连接于净水壳体上,排水组件的上端位于净水空腔内且抵接于滤芯结构的底端,排水组件的下部位于净水壳体外,原水从排水组件的上部进入至排水组件内部后可从排水组件的下部排出。
[0012]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的排水组件包括与净水壳体相固连的连接本体、设置于连接本体上端的上连接件以及连接于连接本体下端的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的顶部穿过下端板进入至净水通道密封住净水通道下端口,上连接件的侧部开设有连通原水通道与连接本体内部的排水开口,所述的下连接件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排水旋塞。
[0013]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的下端板的底部具有向下突起的下外环圈,所述的上连接件上设置有呈环形的下内环圈,所述的下外环圈套设于下内环圈上与下内环圈密封接触。
[0014]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的排水旋塞包括旋盖本体以及设置于旋盖本体上的转动盖,所述旋盖本体穿入至下连接件内与下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
[0015]在上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中,所述连接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径向凸起的密封圈,相邻密封圈之间的凹槽中设置有密封件。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净水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滤芯结构并且可用于原水通道排水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的上端用于滤芯结构的支撑,起到对滤芯结构方便定位安装的作用。
[0018]2、本技术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装连接,方便维护以及更换滤芯结构。
[0019]3、本技术连接本体的外表面上的密封圈中均设置有密封件30,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
[0020]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3]图3是图2A
‑
A的截面剖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净水壳体;2、净水空腔;3、滤芯结构;4、原水通道;5、净水通道;6、进水口;7、出水口;8、排水组件;9、滤芯;10、上端板;11、下端板;12、端孔;13、下壳体;14、上壳体;15、水通道;16、隔板;17、原水进道;18、纯水出道;19、上外环圈;20、上内环圈;21、连接本体;22、上连接件;23、下连接件;24、排水旋塞;25、下外环圈;26、下内环圈;27、旋盖本体;28、转动盖;29、密封圈;30、密封件;31、排水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包括净水壳体1,净水壳体1内部具有净水空腔2,净水空腔2中设置有滤芯结构3,滤芯结构3与净水空腔2之间设置有原水通道4,滤芯结构3内设置有净水通道5,净水壳体1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4相连通的进水口6以及与净水通道5相连通的出水口7,净水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滤芯结构3并且可用于原水通道4排水的排水组件8。
[0028]在本实施例中,净水器安装时,先安装排水组件8,滤芯结构3通过排水组件8上端的支撑形成在壳体内的定位安装,净水器在工作时,原水从原水通道4进入至净水空腔2内,然后经过滤芯结构3的过滤之后进入至净水通道5内,最后从与净水通道5相连的出水口7排出使用,排水组件8打开时可用于原水通道4内原水的排出。
[0029]在本实施例中,滤芯结构3包括滤芯9、上端板10与下端板11,上端板10的下端与滤芯9的上端相连,上端板10的上端密封连接于净水壳体1上,且上端板10上开设有连通净水通道5与出水口7的端孔12,下端板11连接于排水组件8上,滤芯9整体呈竖直状态设置于净水空腔2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滤芯9是一种集微滤、吸附、超滤、反渗透、紫外杀菌、超纯化等技术于一体,将自来水直接转化为超纯水的滤芯,滤芯9为现有技术,为市面上常见的过滤产品。
[0030]在本实施例中,净水壳体1包括用于设置滤芯结构3与排水组件8的下壳体13以及用于开设进水口6与出水口7的上壳体14,上壳体14与下壳体13可拆装连接,上壳体14与下壳体13之间可通过卡扣或者螺纹进行连接,方便维护以及更换滤芯结构3。
[0031]在本实施例中,上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包括净水壳体(1),所述的净水壳体(1)内部具有净水空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空腔(2)中设置有滤芯结构(3),所述的滤芯结构(3)与净水空腔(2)之间设置有原水通道(4),所述滤芯结构(3)内设置有净水通道(5),所述的净水壳体(1)上设置有与原水通道(4)相连通的进水口(6)以及与净水通道(5)相连通的出水口(7),所述净水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滤芯结构(3)并且可用于原水通道(4)排水的排水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结构(3)包括滤芯(9)、上端板(10)与下端板(11),所述上端板(10)的下端与滤芯(9)的上端相连,上端板(10)的上端密封连接于净水壳体(1)上,且上端板(10)上开设有连通净水通道(5)与出水口(7)的端孔(12),下端板(11)连接于排水组件(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壳体(1)包括用于设置滤芯结构(3)与排水组件(8)的下壳体(13),以及用于开设进水口(6)与出水口(7)的上壳体(14),所述的上壳体(14)与下壳体(13)可拆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4)中设有横向开设的水通道(15),所述的水通道(15)中设置有竖直分布的用于将水通道(15)分隔成原水进道(17)与纯水出道(18)的隔板(16),所述的原水进道(17)通过进水口(6)与原水通道(4)相连通,所述的纯水出道(18)通过出水口(7)与净水通道(5)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电多功能中央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10)的顶部具有向上突起的上外环圈(19),所述的上外环圈(19)环绕端孔(12)设置,所述上壳体(14)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萝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