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热奄包;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带和承载块;承载块包括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纵向承载块有两块,两块纵向承载对称设在横向承载块的上下两侧、使得承载块形成”十”字形结构;横向承载块内侧和纵向承载块内侧均设有公连接结构,热奄包背侧设有母连接结构,热奄包的母连接结构可活动连接在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上的公连接结构上;连接带有两条,两条连接带的一端分别与横向承载块的两端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纵向承载块上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塑形条。上水装置,固定方便,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可覆盖多个穴位,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穴位进行治疗,适应性好。适应性好。适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属于热奄包
技术介绍
[0002]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是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0003]中医上,多用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热奄包来缓解胃肠道功能紊乱,在敷治过程中,患者需要平躺,无法自由活动,较为不便。现有技术中也有人通过胶黏的形式来固定热奄包,但使用结束后,需要将热奄包撕下来,会对患者的皮肤形成拉扯,造成患者疼痛、恐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方便固定、方便拆下,使用便利,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性;且可覆盖肚脐及肚脐上下左右的多个穴位,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穴位进行治疗,适应性好,确保了治疗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热奄包;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带和承载块;承载块包括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纵向承载块有两块,两块纵向承载对称设在横向承载块的上下两侧、使得承载块形成”十”字形结构;横向承载块内侧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公连接结构,两块纵向承载块内侧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公连接结构,热奄包背侧设有母连接结构,热奄包的母连接结构可活动连接在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上的公连接结构上;连接带有两条,两条连接带的一端分别与横向承载块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两条连接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纵向承载块上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塑形条。
[0007]使用时,将加热好的热奄包,连接在所需治疗穴位对应的公连接结构上,每个热奄包可对应一个或两个穴位,可根据治疗需要选择热奄包的数量,然后将热奄包对准穴位,将两条连接带活动连接在一起即可,热奄包通常加热到40℃左右,热敷时长一般在15分钟左右,热敷结束后,解开连接带,即可。
[0008]上述固定装置用于热奄包的连接和固定;横向承载块的设置用于覆盖肚脐(神阙穴)、及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和大横穴,纵向承载块用于覆盖肚脐上侧的水分穴和中脘穴、及肚脐下侧的气海穴和关元穴,前述穴位为热奄包敷治过程中会用到的穴位,上述通过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的设置,可将这些穴位全部覆盖;热奄包与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之间为活动连接,这边便于拆装使用,也便于固定装置的清洁消毒,根据需要选择所需敷治的穴位、并在对应的公连接结构上连接热奄包;纵向承载块上塑形条的设置,便于对肚脐上
侧的水分穴和中脘穴、及肚脐下侧的气海穴和关元穴进行敷治时的定位,可通过挤压塑形条使热奄包与患者皮肤密切贴合。
[0009]本申请塑形条可选用现有口罩用塑形条,既便于塑形,又有一定的支撑强度。
[0010]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横向承载块内侧设有沿横向设置的第一覆盖纱布、将横向承载块上的公连接结构全部覆盖,第一覆盖纱布的底部和两侧活动连接在横向承载块内侧,方便使用和拆卸;每块纵向承载块上均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二覆盖纱布、将纵向承载块上的公连接结构全部覆盖,第二覆盖纱布的底部和两侧活动连接在纵向承载块内侧。上述通过覆盖纱布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热奄包的使用稳定性,使用时,热奄包是位于覆盖纱布的内侧、被纱布兜着的,另一方面,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避免了未连接热奄包的公连接结构直接与皮肤接触而导致的不适,同时选用纱布,柔软舒适,且不影响药性的散发。
[0011]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纵向承载块的两侧与横向承载块的两侧之间设有过渡块、形成了八边形的承载块。
[0012]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纵向承载块两侧均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塑形条。
[0013]为了方便使用,作为其中一种实现的具体方案,横向承载块和块纵向承载块内侧的公连接结构为“回”字形的魔术贴勾面,热奄包背侧的母连接结构为“回”字形的魔术贴毛面。热奄包可连接在任意一个公连接结构上。
[0014]为了方便使用,“回”字形的魔术贴勾面内侧设有穴位标签,穴位标签上标有对应的穴位名称。这样可更加直观地在所需敷治的穴位上连接热奄包。
[0015]为了方便使用,作为另一种实现的具体方案,横向承载块和块纵向承载块内侧的公连接结构为呈“回”字形排列的公扣,热奄包背侧的母连接结构为呈“回”字形排列的母扣。热奄包可连接在任意一个公连接结构上。
[0016]为了方便使用,“回”字形排列的公扣内侧设有穴位标签。
[0017]为了提高使用舒适性,横向承载块背侧设有呈上下设置的第一公扣和第二公扣;将横向承载块上侧的纵向承载块定义为第一纵向承载块,将横向承载块下侧的纵向承载块定义为第二纵向承载块;第一纵向承载块背侧顶部设有第一母扣,第一纵向承载向外并向下折弯、第一母扣可活动连接在第一公扣上;第二纵向承载块背侧顶部设有第二母扣,第二纵向承载向外并向上折弯、第二母扣可活动连接在第二公扣上。当不需要敷治肚脐上下两侧的穴位时,可将纵向承载块折叠连接在横向承载块上。
[0018]本申请横向承载块内侧指使用时与人体接触的一侧,反之为背侧。
[0019]为了起到更好的保温作用,热奄包有两块以上,热奄包背侧设有自发热层。
[0020]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1]本技术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方便固定、方便拆下,使用便利,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性;且可覆盖肚脐及肚脐上下左右的多个穴位,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穴位进行治疗,适应性好,确保了治疗效果;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内侧示意图(对应神阙穴位上贴有一个热奄包);
[0023]图2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内侧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热奄包背侧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外侧示意图一;
[0026]图5为本技术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外侧示意图二;
[0027]图中,1为固定装置,11为横向承载块,12为纵向承载块,13为连接带,14为公连接结构,15为塑形条,16为过渡块,17为第一公扣,18为第二公扣,19为第一母扣,120为第二母扣,2为热奄包,21为母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9]本申请“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方位词为基于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和热奄包;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带和承载块;承载块包括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纵向承载块有两块,两块纵向承载对称设在横向承载块的上下两侧、使得承载块形成”十”字形结构;横向承载块内侧设有沿横向设置的公连接结构,两块纵向承载块内侧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公连接结构,热奄包背侧设有母连接结构,热奄包的母连接结构可活动连接在横向承载块和纵向承载块上的公连接结构上;连接带有两条,两条连接带的一端分别与横向承载块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两条连接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纵向承载块上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塑形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承载块内侧设有沿横向设置的第一覆盖纱布、将横向承载块上的公连接结构全部覆盖,第一覆盖纱布的底部和两侧活动连接在横向承载块内侧;每块纵向承载块上均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二覆盖纱布、将纵向承载块上的公连接结构全部覆盖,第二覆盖纱布的底部和两侧活动连接在纵向承载块内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承载块的两侧与横向承载块的两侧之间设有过渡块、形成了八边形的承载块。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中药热奄包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承载块两侧均设有沿纵向设置的塑形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莉,卞玉花,武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