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预制构件的类型繁多,同样用于制备预制构件的模具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在预制构件的生产中,脱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颇受关注,如何保证预制构件的成型,又顺利完成脱模对于广大建材从业者是广泛关注的重点,尤其具备凹凸结构的预制构件脱模比较困难,带有凹凸结构的预制构件,利用凹凸结构的配合能够改善打入预制构件的位置准确度,以及能强化预制构件拼接处的连接可靠,方便后续防水施工,减少向基坑内渗水。对制作该异形地下预制构件的模具提出了新的考验,异型预制构件成型后在凹凸结构处易发生预应力集中,使得脱模困难,强制脱模后,异型预制构件会极大概率地发生局部损坏,大大降低了地下预制构件的质量,使得地下预制构件无法达到所需的使用要求,次品率较高,现有的一种脱模方式是将侧模板做成活动式结构,在地下预制构件成型以后将侧模板向两侧移开,随后进行地下预制构件脱模,但是,对于具有“燕尾榫”结构的预制构件而言,该种方式是行不通,因为“燕尾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组件,用于成型混凝土桩墙(100)的母拼接端(101),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形变复位功能的第一模板(1)和至少一个具有刚性且可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模板(1)的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至少可适配所述母拼接端(101)在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形成的端部轮廓,所述第二模板(2)适配母拼接端(101)的其余端部轮廓且至少一端部能够进出所述母拼接端(101);其中,所述第一模板(1)的成型面至少于距所述母拼接端(101)端面预定距离处形成在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上背离第二模板(2)的凸起(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模板(1)与至少一第二模板(2)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通过螺接、卡接、销接、插接、搭接、磁吸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2)包括:用于支撑第一模板(1)的承载面(21);以及在混凝土桩墙(100)厚度方向上对称布置的第一造型面(22)和朝向混凝土桩墙宽度方向的第二造型面(23);优选的,至少所述第一造型面(22)、第二造型面(23)和承载面(21)中的两个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造型面(23)上包含至少一个沿混凝土桩墙宽度方向的凸部;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承载面(21)与第一模板(1)之间形成有部分孔洞结构(12),或者,在所述第一模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