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基准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63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下电场海上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基准体。水下拖体壳体及翼板由玻璃钢材料制作,在成型前预先将拟安装的设备及其电缆布置在模具内,在主体内的3个测量电极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3个测量电极可通过法兰固定在主体,其中测量电极下方无遮挡,另外2个测量电极分别安装在上翼和下翼端部,形成两个水平电偶极子和一个垂直电偶极子集成的电场场源。姿态控制舱布置在主体中部,从而达到配重的目的。从而达到配重的目的。从而达到配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基准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电场海上测试
,涉及一种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基准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下电场海上测试基准体是利用船载方式将电偶极子源固定在试验母船船舷的固定支架上,使得电偶极子源随试验母船在水中航行。由于浪涌的影响,水下电偶极子源在航行中正负电极会随着试验母船上下起伏,甚至出现某一电极露出海面的情况,使得场源信号产生失真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在基准体结构和航行方式上进行改进,通过对拖曳缆的收放对水下电偶极子源深度进行改变,通过水下拖体中的调平装置对电偶极子源所在的拖体姿态进行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基准体来保证水下电场海上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基准体,该基准体不仅保证了水下电场海上测量的精度,且结构相对稳定、操作简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试验母船拖曳海上电场基准体水下拖体在距海面以下一定深度航行,通过绞缆车收放拖曳缆来改变水下拖体的深度。通过安装在试验母船上的GPS和由超短基线与超短基线电池组成的水声定位模块来获得水下拖体的位置坐标信息。试验母船通过测控单元输出幅值可控、频率可控的交变电流,通过拖曳缆传输到水下拖体的发射电偶极,在海水中激励产生不同频率的电场信号。水下拖体壳体及翼板由玻璃钢材料制作,在成型前预先将拟安装的设备及其电缆布置在模具内,在主体内的3个测量电极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3个测量电极可通过法兰固定在主体上,其中测量电极下方无遮挡,另外2个测量电极分别安装在上翼和下翼端部,形成两个水平电偶极子和一个垂直电偶极子集成的电场场源。电子舱安装在主体内,姿态控制舱布置在主体中部,从而达到配重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准体有效解决了航行中水下拖体姿态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水下电场海上测量精度,且结构稳定、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示意图
[0007]图中1试验母船;2测控单元;3 GPS;4水声定位模块;5绞缆车;6拖曳缆;7水下拖体
[0008]图2为水下拖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8超短基线;9超短基线电池;10电子舱;11姿态控制舱;12测量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
[0011](1)试验母船拖曳海上电场基准体水下拖体在距海面以下一定深度航行,通过绞缆车收放拖曳缆来改变水下拖体的深度。
[0012](2)通过安装在试验母船上的GPS和水声定位模块来获得水下拖体的位置坐标信息。
[0013](3)试验母船通过测控单元输出幅值可控、频率可控的交变电流,通过拖曳缆传输到水下拖体的发射电偶极,在海水中激励产生不同频率的电场信号。
[0014](4)水下拖体壳体及翼板由玻璃钢材料制作,在成型前预先将拟安装的设备及其电缆布置在模具内。
[0015](5)在主体内的3个测量电极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3个测量电极可通过法兰或其它装置固定在主体上,其中测量电极下方无遮挡,另外2个测量电极分别安装在上翼和下翼端部,形成两个水平电偶极子和一个垂直电偶极子集成的电场场源。
[0016](6)电子舱安装在主体内,姿态控制舱布置在主体中部,通过姿态控制舱配重实现水中主体姿态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偶极子源的水下电场海试基准体,其特征在于,水下拖体壳体及翼板由玻璃钢材料制作,在成型前预先将拟安装的设备及其电缆布置在模具内,在主体内的3个测量电极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3个测量电极可通过法兰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超焦达文彭飞赵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