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箱盖,所述箱体和箱盖为二氧化碳培养箱;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承载机构上放置培养皿;观察镜,所述观察镜安装在箱体内,所述观察镜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观察镜对培养皿内的细胞观察,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外侧设有多个放置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培养皿内细胞观察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将培养皿从培养箱内取出,只需直接使用驱动件带动培养皿运动至观察镜底部即可,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培养皿不需要取出,减小外界环境中杂菌进入培养基内的可能性,方便免疫细胞的培养。便免疫细胞的培养。便免疫细胞的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细胞培养
,具体为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免疫细胞俗称白细胞,包括先天性淋巴细胞、各种吞噬细胞等和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疗法的原理,就是运用自身免疫细胞来对抗疾病,以先进的体外培养技术,增强自身免疫细胞对抗特定病原的能力,就得需要在体外对免疫细胞培养,进而达到方便治疗患者的目的。
[0003]现有的免疫细胞在培养时需要经历细胞采集,细胞分离,细胞培养,细胞质检,细胞收获等步骤,其中在对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将收集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接种至初始培养容器内,将培养容器置于百分之五二氧化碳含量,37℃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培养,定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计数,依据细胞生长状态补加扩增培养基。
[0004]但是,在观察初始培养基内细胞数量时,通常需要培养人员将培养基从培养箱内取出,再放置在显微镜底部进行观察,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初始培养基需要处于无菌环境下培养,在培养人员取出和放入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杂菌进入培养基内,进而不方便免疫细胞的正常培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包括:
[0007]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箱盖,所述箱体和箱盖为二氧化碳培养箱;
[0008]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承载机构上放置培养皿;
[0009]观察镜,所述观察镜安装在箱体内,所述观察镜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观察镜对培养皿内的细胞观察,
[0010]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外侧设有多个放置单元,每个所述放置单元上均放置培养皿,所述驱动件将每个放置单元依次移动至观察镜的底部,使得所述观察镜挨个对每个培养皿观察。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每个放置单元连接,所述放置单元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连接有插入支架的立柱。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设有对立柱导向的轨道,所述立柱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轨
道上设有将立柱支撑的凸起部。
[0013]优选的,所述放置单元的一侧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推动放置单元和培养皿在观察镜下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平台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立柱的顶部并插入空腔内的圆盘,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插入空腔内的圆盘,所述立柱的外侧设有与立柱转动连接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底部设有插入支架内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立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盘的外侧设有齿牙,所述驱动盘的外侧位于凸起部处设有与齿牙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顶部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贯穿箱体,所述平台的底部设有两个插柱,所述驱动盘上设有分别被两个插柱对应插入的两个弧形槽,两个所述插柱呈90
°
分布。
[0015]优选的,所述弧形槽为向立柱轴线半径逐渐减小的螺旋槽。
[0016]优选的,所述齿轮与转动柱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齿轮的轴和转动柱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对培养基内注入培养液的注入机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顶部的注入筒,所述注入筒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注入筒的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设有分别贯穿盖板的螺杆和导向柱,所述螺杆与盖板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柱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插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贯穿箱体,所述导管的顶端通过软管与注入筒底部连通。
[0018]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底部设有对导管底部密封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通过橡胶条可连接在导管的侧面。
[0019]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转动轮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柱的凹槽内插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部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驱动件驱动放置单元在箱体内转动,直至转动至观察镜的底部,进而观察镜可以对培养皿内细胞观察,通过传动机构在培养皿转动至观察镜底部时带动培养皿移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观察初始培养基内细胞数量时,通常需要培养人员将培养基从培养箱内取出,再放置在显微镜底部进行观察,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初始培养基需要处于无菌环境下培养,在培养人员取出和放入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杂菌进入培养基内,进而不方便免疫细胞的正常培养,本专利技术在对培养皿内细胞观察时不需要工作人员将培养皿从培养箱内取出,只需直接使用驱动件带动培养皿运动至观察镜底部即可,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培养皿不需要取出,减小外界环境中杂菌进入培养基内的可能性,方便免疫细胞的培养。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盖打开结构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放置单元局部剖视图;
[0026]图5为图4中A区域放大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放置单元局部爆炸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放置单元剖视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柱局部剖视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注入机构结构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注入机构剖视图;
[0032]图11为图10中B区域放大图。
[0033]图中:1
‑
箱体;2
‑
箱盖;3
‑
承载机构;31
‑
驱动件;32
‑
支架;33
‑
轨道;34
‑
凸起部;4
‑
观察镜;5
‑
放置单元;51
‑
平台;52
‑
立柱;6
‑
培养皿;7
‑
开关;8
‑
注入机构;81
‑
注入筒;82
‑
盖板;83
‑
活塞;84
‑
螺杆;85
‑
导向柱;86
‑
导管;87
‑
软管;88
‑
密封板;89
‑
橡胶条;9
‑
传动机构;91
‑
圆盘;92
‑
驱动盘;93
‑
定位环;9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箱盖(2),所述箱体(1)和箱盖(2)为二氧化碳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3),所述承载机构(3)安装在箱体(1)内,所述承载机构(3)上放置培养皿(6);观察镜(4),所述观察镜(4)安装在箱体(1)内,所述观察镜(4)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所述观察镜(4)对培养皿(6)内的细胞观察,所述承载机构(3)包括安装在箱体(1)内的驱动件(31),所述驱动件(31)外侧设有多个放置单元(5),每个所述放置单元(5)上均放置培养皿(6),所述驱动件(31)将每个放置单元(5)依次移动至观察镜(4)的底部,使得所述观察镜(4)挨个对每个培养皿(6)观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为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与每个放置单元(5)连接,所述放置单元(5)包括用于放置培养皿(6)的平台(51),所述平台(51)的底部连接有插入支架(32)的立柱(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设有对立柱(52)导向的轨道(33),所述立柱(52)与支架(32)滑动连接,所述轨道(33)上设有将立柱(52)支撑的凸起部(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单元(5)的一侧设有传动机构(9),所述传动机构(9)推动放置单元(5)和培养皿(6)在观察镜(4)下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疫细胞培养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5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位于立柱(52)的顶部并插入空腔内的圆盘(91),所述立柱(52)的顶部设有插入空腔内的圆盘(91),所述立柱(52)的外侧设有与立柱(52)转动连接的驱动盘(92),所述驱动盘(92)的底部设有插入支架(32)内的定位环(93),所述定位环(93)与立柱(5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盘(92)的外侧设有齿牙,所述驱动盘(92)的外侧位于凸起部(34)处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叶,杨展,李永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因赛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