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效应和弹热效应耦合的固态制冷装置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态制冷领域,尤其是热电效应和弹热效应耦合。
技术介绍
:
[0002]为解决传统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所带来的臭氧层破坏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等能源环境问题,具有环保、潜在高效、噪声小、振动小、运行可靠、便于小型化等优点的固态制冷技术逐渐兴起。其中弹热制冷和热电制冷均为较有应用前景、有望替代蒸汽压缩制冷技术的新型制冷技术。其中弹热制冷是由应力场驱动弹热材料相变而产生制冷效应的固态制冷技术,当对弹热材料施加轴向载荷时,弹热材料由奥氏体变为马氏体,熵减小并放热;当除去载荷时,弹热材料发生逆向相变,熵增大并吸热,产生制冷效应;热电效应则是以帕尔贴效应为原理,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P型材料和N型材料组成P
‑
N结,当P
‑
N结中有直流电通过时,由于两种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在跨越P
‑
N结移动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效应,使P
‑
N结表现出制冷或制热效果,当改变电流的方向时,接点处高温与低温端会发生转换。但是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效应和弹热效应耦合的固态制冷装置,包括Π型元件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冷端换热器、热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冷端换热器与热端换热器分离固定设置;所述Π型元件组相对于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能够位置移动;所述冷端换热器与移动的Π型元件组能够贴合和分离;所述热端换热器与移动的Π型元件组能够贴合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效应和弹热效应耦合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Π型元件组包括m个Π型元件,m≥1的整数;所述m个Π型元件水平并排等间距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电效应和弹热效应耦合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Π型元件包括P型复合材料、N型复合材料、电极端、直流电源、转向器、电源线;所述P型复合材料的一端与电极端连接;所述P型复合材料的另一端通过电源线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N型复合材料的一端与电极端连接;所述N型复合材料的另一端通过电源线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源线上设有转向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电效应和弹热效应耦合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Π型元件组包括包括Π型元件组左端固定板、Π型元件组右端固定板;所述Π型元件组左端固定板设置连接在Π型元件组中所有Π型元件的电极端侧;所述Π型元件组右端固定板设置连接在Π型元件组中所有Π型元件的电源线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效应和弹热效应耦合的固态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滑轨、滑轨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兴,付琪,沈俊,莫兆军,高新强,李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