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皮细胞三维培养灌注的器官芯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47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皮细胞三维培养灌注的器官芯片及其应用,属于生物组织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器官芯片,包括依次叠合设置的上层结构层、中间微制造通道层和下层空白板层;所述上层结构层上设置有贯通的基质灌注口;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上设置有细胞外基质池,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的侧面端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细胞外基质池且贯穿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的水平灌注口;当所述上层结构层和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相互叠合时,所述基质灌注口与所述细胞外基质池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器官芯片技术,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透光性的材料为芯片材料,设计的芯片可培养内皮细胞和观察内皮细胞的灌注条件,在体外模拟血管。功能完善,操作简单,具有普适性。具有普适性。具有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皮细胞三维培养灌注的器官芯片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组织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皮细胞三维培养灌注的器官芯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血管几乎存在于人体的每一个器官中,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细胞生长和分化、器官发育和成熟、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所必需的。众所周知,血管系统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通过血液与其他组织之间进行营养物、代谢物和其他分子的交换。特别是病理过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会导致或伴随着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例如,黄斑变性,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哮喘和肿瘤。
[0003]目前,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主要依赖于2D单层细胞培养,通常在孔板、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培养细胞。常规的2D细胞培养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被用于在体外评估药物对于不同细胞的作用,至今依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该方法被证明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他们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但是简单的静态环境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体内复杂的相互作用信息,并且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限制,缺乏相应的血管系统和机械线索的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合设置的上层结构层(A)、中间微制造通道层(B)和下层空白板层(C);所述上层结构层(A)上设置有贯通的基质灌注口(A2),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B)上设置有细胞外基质池(B2),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B)的侧面端面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细胞外基质池(B2)且贯穿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B)的水平灌注口(B1),两个水平灌注口(B1)之间形成培养通道;当所述上层结构层(A)和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B)相互叠合时,所述基质灌注口(A2)与所述细胞外基质池(B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灌注口(A2)的四周设置一个以上垂直灌注口(A1),当所述上层结构层(A)和所述中间微制造通道层(B)相互叠合时,所述垂直灌注口(A1)与所述培养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层(A)、中间微制造通道层(B)和下层空白板层(C)的材质均为PDMS。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官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设置的方式可拆卸。5.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捷刘宏婷吉晓轩李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