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散式储氢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容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扩散式储氢瓶。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载体及二次能源,其储存方式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化储氢和金属氢化物储氢。与高压气态储氢方式和低温液化储氢方式相比,以储氢合金为介质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储存氢压低、放氢纯度高、安全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03]金属氢化物储氢存在以下特点:一方面,储氢合金储、放氢过程具有显著热效应,吸氢时放热,而放氢时吸热;另一方面,储存合金在使用过程中极易粉化,在装置内堆积,增大气阻的同时引起换热不均。因此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的结构设计不仅要保证装置内有效的热交换,还要能有效防止储氢材料粉末堆积,保证氢气流动的畅通性。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换热效率,且能有效防止粉末堆积的金属氢化物储氢容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散式储氢瓶,用以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防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式储氢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布置有多个用于通过冷却剂的冷却剂内流道,所述冷却剂内流道进口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出口端的横截面积;安装于所述内壳体上的第一加热结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于所述内壳体外侧,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储氢材料的夹层;所述外壳体上布置有多个用于通过冷却剂的冷却剂外流道,所述冷却剂外流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的进口端相邻设置,所述冷却剂外流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的出口端相邻设置;安装于所述外壳体上的第二加热结构;与所述夹层连通的氢气管路,所述氢气管路包括氢气进口管和氢气出口管;所述氢气进口管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出口端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进口端间的距离;所述氢气出口管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进口端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进口端间的距离;冷却剂管路,所述冷却剂管路包括冷却剂进口管和冷却剂出口管;所述冷却剂进口管同时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的进口端和所述冷却剂外流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冷却剂出口管同时与所述冷却剂内流道的出口端和所述冷却剂外流道的出口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式储氢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层内的多腔体结构,所述多腔体结构包括内管、外管和多个翅片,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所述翅片位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且同时连接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多个所述翅片将所述夹层分为多个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容纳储氢材料,所述翅片位于所述氢气进口管和所述氢气出口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化秦,包锦春,朱科俊,宋江峰,黄旭,叶荣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