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47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施工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所述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立柱,所述底板内部安装有横向定位组件;支护组件,安装在所述横向定位组件上;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护组件和立柱之间。在该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使用时,将底板置于施工基坑最底部,随后驱动横向定位组件运转,则横向定位组件会带动支护组件运转至基坑最边缘处,随后横向定位组件的运转会自动驱动支护组件开始运动,使支护组件与基坑内壁相接触,且支护组件会根据基坑内壁的角度来进行自动调节,并会通过定位组件自动限位,防止复位,固定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基坑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使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工程是个临时工程,设计的安全储备相对可以小些,但又与地区性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基坑支护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施工技术互相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由于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开工数量多,是各施工单位争夺的重点,又由于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变化因素多,事故频繁,是建筑工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上的难点,同时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的重点。
[0003]目前的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在对基坑进行支撑时候,一方面难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使用久了装置容易发生偏转,导致支撑效果差,另一方面现有的支护稳定装置大多只能够对内壁为垂直状态的基坑进行支护,而对于倾斜边的却无法实现支护效果,导致现有装置的适用范围过小,在面对不同工作环境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支护设备,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在对基坑进行支撑时候,一方面难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使用久了装置容易发生偏转,导致支撑效果差,另一方面现有的支护稳定装置大多只能够对内壁为垂直状态的基坑进行支护,而对于倾斜边的却无法实现支护效果,导致现有装置的适用范围过小,在面对不同工作环境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支护设备,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所述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立柱,所述底板内部安装有横向定位组件,所述横向定位组件用于确定施工基坑的底部内径宽度;支护组件,安装在所述横向定位组件上,所述支护组件用于根据施工基坑内壁的角度来对施工基坑进行支护;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护组件和立柱之间,用于限定所述支护组件的运转位置。
[0006]优选地,所述横向定位组件包括:板槽,开设于所述底板侧部,所述板槽内部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上滑动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一端安装有定位块,所述支护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块上;控制腔,开设于所述板槽内部,所述控制腔内部设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转动连接有输出电机;
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板相互配合,所述输出电机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盘;传输组件,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内部,用于通过输出电机的运转来带动所述支护组件运转。
[0007]优选地,所述输出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旋转所克服的阻力不大于输出电机自身旋转所克服的阻力。
[0008]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二支柱,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支柱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以及第二转盘和支护组件之间均设有传输带。
[0009]优选地,所述支护组件包括:支护板,与所述定位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护板上与定位块连接处安装有第三转盘,所述传输带设于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滑动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护板上,所述滑动柱一端安装有推板,所述滑动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与滑动柱一端固定连接;控制槽,开设于所述支护板上,所述控制槽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套设有螺纹块;定位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螺纹块上,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钉;控制钮,安装在所述支护板一侧,所述控制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控制钮与所述推板相互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连杆内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支护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安装有气盘;闭合板,通过扭曲弹簧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杆内部,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气孔,所述闭合板与气孔相互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支护组件和定位组件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且在所述底板两侧对称安装。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该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使用时,将底板置于施工基坑最底部,随后驱动横向定位组件运转,则横向定位组件会带动支护组件运转至基坑最边缘处,随后横向定位组件的运转会自动驱动支护组件开始运动,使支护组件与基坑内壁相接触,且支护组件会根据基坑内壁的角度来进行自动调节,并会通过定位组件自动限位,防止复位,固定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附图中:1

底板;2

立柱;3

横向定位组件;31

板槽;32

导杆;33

齿板;34

定位块;35

控制腔;36

第一支柱;37

输出电机;38

第一齿轮;39

第一转盘;310

第二转盘;311

传输带;312

第二支柱;4

支护组件;41

支护板;42

第三转盘;43

滑动柱;44

推板;45

弹簧;46

控制槽;47

驱动电机;48

螺纹杆;49

螺纹块;410

定位板;411

定位钉;412

控制钮;5

定位组件;51

第一连杆;52

导向柱;53

第二连杆;54

气盘;55

闭合板;56

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立柱2,所述底板1内部安装有横向定位组件3,所述横向定位组件3用于确定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立柱,所述底板内部安装有横向定位组件,所述横向定位组件用于确定施工基坑的底部内径宽度;支护组件,安装在所述横向定位组件上,所述支护组件用于根据施工基坑内壁的角度来对施工基坑进行支护;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护组件和立柱之间,用于限定所述支护组件的运转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组件包括:板槽,开设于所述底板侧部,所述板槽内部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上滑动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一端安装有定位块,所述支护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块上;控制腔,开设于所述板槽内部,所述控制腔内部设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转动连接有输出电机;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板相互配合,所述输出电机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盘;传输组件,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内部,用于通过输出电机的运转来带动所述支护组件运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旋转所克服的阻力不大于输出电机自身旋转所克服的阻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施工基坑支护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二支柱,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支柱一端转动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军张晓娇刘学波高希坤王领张剑涛刘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