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407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涉及浮床技术领域,包括浮床本体和景观盆部件,所述浮床本体包括有景观盆部件,且景观盆部件的外壁设置有景观盆,所述景观盆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管,且一号管的底端连接有二号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本通过中空盘、进水口、限位环、水口盖等实现浮床本体的观赏效果,当受到水波冲击的多组拼接盘通过动力棒推动推杆移动和角度变化时,推杆带动二号管在一号管内壁向上滑动,二号管又拉动抽水盘在中空盘内壁向上移动,抽水盘向上移动时将水域的水源抽取至中空盘内,水波过后各个发生位移的拼接盘逐渐复位,随之复位的抽水盘挤压中空盘内的水源使其通过二号管进入一号管内,一号管进入至景观盆内形成供水和观景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床
,具体为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

技术介绍

[0002]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人们把特制的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设计要求,拼接、组合以及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和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并将经过筛选、驯化的水生或陆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当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后,能够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降低COD(化学需氧量);在为水体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着的条件的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人工营造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环境水质得以净化,达到修复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
[0003]浮床在进行净化水质效果的同时也对水域或湿地起到一定的观赏作用,目前大多浮床多为单层铺设,使其尽可能的增大覆盖面积,这种覆盖方式形多为单层,在观赏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坡,缺少相应的观赏性,故而本实用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浮床,使其在净化水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包括浮床本体(1)和景观盆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1)包括有景观盆部件(4),且景观盆部件(4)的外壁设置有景观盆(401),所述景观盆(40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管(402),且一号管(402)的底端连接有二号管(405),所述二号管(405)的外壁连接有多组推杆(406),且二号管(405)的底端连接有抽水盘(4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浮盘部件(2),且浮盘部件(2)包括有多组拼接盘(201),所述拼接盘(201)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植被槽(202),且拼接盘(20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203),所述拼接盘(201)外壁与拼接盘(20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条(204),且拼接盘(20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205),多组所述拼接盘(201)一端的限位槽(205)内均设置有橡皮圈(206),且多组拼接盘(201)与限位槽(205)相对的一端连接有动力棒(207),所述动力棒(207)的内部设置有球槽(208),且动力棒(207)的内部位于球槽(208)的顶端连接有杆槽(2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动力棒(207)的末端均连接有供水盘部件(3),且供水盘部件(3)包括有中空盘(301),所述中空盘(301)的内壁底端开设有进水口(302),且进水口(302)的内部设置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云赵金涛孙君黄海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