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掘进机及其斗轮式清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掘进机及其斗轮式清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已成为地下工程建设大国,在山岭隧道、大型引水工程中,隧道掘进机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当掘进机遇到破碎或者软弱围岩时,石渣容易坠落至洞底,坠落洞底的石渣堆积影响了掘进机的正常掘进,因此需要对洞底进行石渣清理。
[0003]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但隧道环境能见度低、干扰因素多、空间十分有限,工人劳动强度高,对人力资源造成了很大浪费,费时费力。虽然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清渣装置,但是现有的清渣装置结构复杂,碎石渣由于重力作用会堆积在隧道底部,传统的铲斗会出现漏渣情况,清渣效率低,故障率高,容易与隧道壁碰撞干涉,清渣装置出现卡死的情况不易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斗轮式清渣装置,清渣效率高,机械动作简单,不易出现故障,不易卡死,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式清渣装置,用于掘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渣装置主体(1);斗轮清渣机构(2),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渣装置主体(1)远离所述掘进机的主体结构(6)的一侧,所述斗轮清渣机构(2)用于将石渣输送到输送带(8);导向提升机构(3),一侧与所述掘进机的主体结构(6)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清渣装置主体(1)连接,所述导向提升机构(3)用于调整所述斗轮清渣机构(2)的高度;所述清渣装置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4),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用于带动所述斗轮清渣机构(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式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渣装置主体(1)包括背板(101),所述背板(10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输送带(8)通过的大通孔,所述背板(101)的底端侧面设置有侧铲(102),所述侧铲(102)设置在所述斗轮清渣机构(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斗轮式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铲(102)靠近所述背板(101)的一端相较于远离所述背板(101)的一端更靠近所述大通孔的轴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式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轮清渣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渣装置主体(1)上的大齿圈(201),所述大齿圈(201)绕所述输送带(8)设置;所述大齿圈(201)上连接有若干均布的渣斗(2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斗轮式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斗(202)的一侧通过第一导向支撑板(203)与所述大齿圈(201)的侧面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导向支撑板(204)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支撑板(203)和第二导向支撑板(204)均为环形板;所述第一导向支撑板(203)由转动设置在所述清渣装置主体(1)上的第一导向轮组(104)支撑,所述第二导向支撑板(204)由转动设置在所述清渣装置主体(1)上的第二导向轮组(105)支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斗轮式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斗(20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支撑板(203)的远离其轴心的一侧;所述渣斗(202)包括底面(2021)、第一侧面(2023)、第二侧面(2024)和底侧面(2022),所述第一侧面(2023)、第二侧面(2024)和底侧面(2022)围设在所述底面(2021)的周围,所述渣斗(202)靠近第一导向支撑板(203)的侧面设置成敞口侧,所述渣斗(202)用于铲装渣石的开口端与所述底面(2021)相对设置;所述底侧面(2022)靠近所述渣斗(202)的开口端设置有铲齿(202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斗轮式清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支撑板(203)和第二导向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李深远,李祖兴,欧阳涛,胡棋威,徐志文,朱效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