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及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27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及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脊柱矫形器用传感器在转盘上切换工位的过程中驱动形式不佳的问题。本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圆周间隔固定设置若干加工设备和用于装夹工件并将工件间隙性圆周运输的工位切换部件,工位切换部件设置在这些加工设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位切换部件包括切换支架体和转动设置在切换支架体上的切换转盘,切换转盘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夹具,切换转盘与切换支架体之间设有使切换转盘完成周期性间歇周转的周期切换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动化装配装置能够自动完成间歇性的工位切换,使传感器的加工过程具有良好的连贯性。贯性。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涉及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场景都多种多样,人体所应用的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上也会安装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脊柱位置的各方面指标。
[0003]目前,压力传感器的通过设备来完成装配过程中,为了节省设备的占用空间并且缩减输送程序,多为采用转盘式输送形式,可以参考专利号为CN201711402796.3、专利名称为一种压力传感器自动贴片生产线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文献中记载传感器装配设备的就采用了比较典型的转盘式输送形式,它将工件固定在转盘上,然后转盘转动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多个加工装置,并分别在每个加工装置的位置处停滞然后完成加工。
[0004]申请人在设计类似于以上文献中的转盘类传感器加工设备时,发现该设备的转盘在完成间歇转动运动的方式实现过程困难,除非是采用具有准确定位驱动能力的控制器配合数控电机,否则难易实现每个工位切换过程的精准定位和全自动化,对此申请人专门对转盘的驱动形式上进行了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脊柱矫形器用传感器在转盘上切换工位的过程中驱动形式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及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圆周间隔固定设置若干加工设备和用于装夹工件并将工件间隙性圆周运输的工位切换部件,工位切换部件设置在这些加工设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位切换部件包括切换支架体和转动设置在切换支架体上的切换转盘,切换转盘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夹具,切换转盘与切换支架体之间设有使切换转盘完成周期性间歇周转的周期切换机构;
[0008]该周期切换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切换支架体上的主动限位轴套和从动限位轴套、固定设置在切换转盘底部的从动转盘、垂直固定设置在从动转盘的盘心位置且转动设置在从动限位轴套内的从动转轴、转动设置在主动限位轴套内且端部垂直固定设有主动转盘的主动转轴、固定设置在切换支架体上并用于驱动主动转轴进行转动的切换驱动元件;
[0009]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相互平行,从动转盘上垂直固定设有若干与冷挤压装置数量相同的定位体,定位体呈圆周均匀间隔分布在从动转盘上,主动转盘的外圈边沿垂直设有
一圈限位开环,限位开环的两端形成缺口,限位环与主动转盘的盘面之间形成内腔,缺口与内腔连通,主动转盘上朝向内腔的一侧中心还垂向固定设有轴杆,轴杆上垂直固定设有拨杆,拨杆的外端朝向缺口且处于限位开环的两侧之间;
[0010]当缺口的朝向方向没有任何定位体时:其中会有一个定位体在内腔中并位于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在的平面内,处于该定位体相邻两侧的另外两个定位体贴在限位开环的外圈;
[0011]当缺口的朝向方向从没有任何定位体偏转至朝向方向具有定位体后:拨杆随着主动转盘转动将会拨动到原先处于上述平面内的定位体,使该定位体带动从动转盘偏转,直到拨杆与该定位体分离后与该定位体相邻的另一个定位体将会移动至处于上述平面内的位置。
[0012]在上述的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中,所述限位开环的一处边缘设有用于挤压定位体的引导弧,使从内腔中被拨杆拨动到内腔边界的定位体被挤压到内腔外侧。
[0013]在上述的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中,所述拨杆的端部用于拨动定位体都一侧具有倾斜面。
[0014]在上述的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中,所述的加工设备包括固定胶涂刷装置、应变计贴覆装置、弹膜片贴片装置、覆盖膜贴合装置、挤压装置。
[0015]一种采用上述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完成的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换料工位处将传感器夹持到切换转盘的夹具上,启动切换驱动元件,使切换转盘开始自动地间歇周转,当传感器移动到相应的加工设备工位处时,完成相应加工;当换料工位有空着的夹具停滞时,将待加工的传感器夹持上;当换料工位送回了周全一圈并已经加工完成的传感器时,将该传感器拆卸并重新夹持上新的待加工的传感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动化装配装置能够自动完成间歇性的工位切换,使传感器的加工过程具有良好的连贯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周期切换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是周期切换机构在隐藏从动转盘后,缺口还没朝向定位体时但即将朝向定位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周期切换机构在隐藏从动转盘后,缺口朝向定位体后但拨杆还未触碰到定位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周期切换机构在隐藏从动转盘后,缺口朝向定位体后且拨杆已经触碰到定位体以带动从动转盘进行转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周期切换机构在隐藏从动转盘后,缺口朝向定位体后且已经与上一个触碰到的定位体脱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周期切换机构在隐藏从动转盘后,缺口已经经过朝向定位体的方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工位切换部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4]图8是工位切换部件与各个加工设备位置关系的结构简图;
[0025]图中,1、主动限位轴套;2、从动限位轴套;3、从动转盘;4、主动转盘;5、从动转轴;6、主动转轴;7、定位体;8、限位开环;9、缺口;10、内腔;11、轴杆;12、拨杆;13、引导弧;14、倾斜面;15、切换支架体;16、切换转盘;17、加工设备;18、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如图8所示,本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圆周间隔固定设置若干加工设备17和用于装夹工件并将工件间隙性圆周运输的工位切换部件,工位切换部件设置在这些加工设备17之间。
[0028]加工设备17包括固定胶涂刷装置、应变计贴覆装置、弹膜片贴片装置、覆盖膜贴合装置、挤压装置等等,它们的功能和原理可参考CN201711402796.3中公开的技术。
[0029]当然,其中处于首次加工和末次加工的两个加工设备17的间距要设置的足够大,在这个位置使得人们可以上料和卸料。
[0030]如图7所示,工位切换部件包括切换支架体15和转动设置在切换支架体15的切换转盘16,切换转盘16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夹具18,切换转盘16与切换支架体15之间设有使切换转盘16完成周期性间歇周转的周期切换机构。
[003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装夹在夹具18上的工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主动矫形器支具传感器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圆周间隔固定设置若干加工设备(17)和用于装夹工件并将工件间隙性圆周运输的工位切换部件,工位切换部件设置在这些加工设备(17)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位切换装置包括切换支架体(15)和转动设置在切换支架体(15)的切换转盘(16),切换转盘(16)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夹具(18),多个冷挤压装置以圆周均匀间隔的形式分布在切换转盘(16)上,切换转盘(16)与切换支架体(15)之间设有使切换转盘(16)完成周期性间歇周转的周期切换机构;该周期切换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切换支架体(15)上的主动限位轴套(1)和从动限位轴套(2)、固定设置在切换转盘(16)底部的从动转盘(3)、垂直固定设置在从动转盘(3)的盘心位置且转动设置在从动限位轴套(2)内的从动转轴(5)、转动设置在主动限位轴套(1)内且端部垂直固定设有主动转盘(4)的主动转轴(6)、固定设置在切换支架体(15)上并用于驱动主动转轴(6)进行转动的切换驱动元件;主动转轴(6)和从动转轴(5)相互平行,从动转盘(3)上垂直固定设有若干与冷挤压装置数量相同的定位体(7),定位体(7)呈圆周均匀间隔分布在从动转盘(3)上,主动转盘(4)的外圈边沿垂直设有一圈限位开环(8),限位开环(8)的两端形成缺口(9),限位环与主动转盘(4)的盘面之间形成内腔(10),缺口(9)与内腔(10)连通,主动转盘(4)上朝向内腔(10)的一侧中心还垂向固定设有轴杆(11),轴杆(11)上垂直固定设有拨杆(12),拨杆(12)的外端朝向缺口(9)且处于限位开环(8)的两侧之间;当缺口(9)的朝向方向没有任何定位体(7)时:其中会有一个定位体(7)在内腔(10)中并位于主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向前蒋罗辉蒋尚武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德仁康复辅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