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束模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26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激光束模式控制装置,包括激光器,在所述的激光器的输出光束方向同光轴地置放一平凸透镜,该平凸透镜的凸面与所述的激光器的输出端面相对,该平凸透镜的平面与所述的激光器的输出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的平凸透镜的焦距,所述的平凸透镜的凸面镀对工作波长匹配的增透膜,该平凸透镜的平面中心处一定半径的圆面内镀对激光工作波长具有一定反射率的半透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光束质量,而且结构简单,易调整,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难调整的弊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束和谐振腔,特别是一种激光束模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工业、军事、通讯等领域对激光束要求的提高,即要求激光束功率增加的同时还要保证好的光束质量。但是通常激光器的功率提高时,输出光束的模式增多,光束质量下降。利用激光束的模式控制技术是解决这些高要求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外腔模式控制技术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输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激光器相干组束或采用外腔与光栅、滤波器等元件结合的技术达到提高光束质量的目的,所用光学元件较多比较难于实现,对输入多根激光束的位置也有严格要求,参见在先技术,以上两种外腔的方法能将光纤阵列的输出激光进行相干耦合提高输出光束质量,但所用光学元件多,多路光束操作,光路调节要求很高,每个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和输入光束之间的距离也需要严格控制,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也不高,实现起来较困难,另由于光束在谐振腔中往返时多次经过各个元件的表面,光能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在先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束模式控制装置,以简化结构,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光束质量;克服使用滤波器和光栅的元件的限制,不用多路光束进行相干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束模式控制装置,它包括激光器(1),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激光器(1)的输出光束方向同光轴地置放一平凸透镜(2),该平凸透镜(2)的凸面与所述的激光器的输出端面相对,该平凸透镜(2)的平面与所述的激光器(1)的输出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的平凸透镜(2)的焦距,所述的平凸透镜(2)的凸面镀对工作波长匹配的增透膜(22),该平凸透镜(2)的平面中心处一定半径的圆面内镀对激光工作波长具有一定反射率的半透膜(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颖辉何兵曾志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