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成空调独立风道并具泄压功能的驾驶室外顶,包括外顶上下合件、空调系统、内饰顶合件和驾驶室骨架;外顶上下合件固定安装在驾驶室骨架上,外顶上下合件由外顶上件和外顶下件粘接和螺接形成;在外顶上下合件的下方还安装有固定在驾驶室骨架上内饰顶合件,内饰顶合件与外顶下件的两侧分别围成用于布置空调系统管线的左侧布管空腔和右侧布管空腔,可实现外顶自身形成独立的内外循环风道和出风风道的外顶结构,该结构不需再用除外顶之外的其它风道零部件形成独立的内外循环风道和出风风道,从而简化风道结构和减少零件数量,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该外顶配装在密封驾驶室上,具有泄压功能。泄压功能。泄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成空调独立风道并具泄压功能的驾驶室外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机
,具体说的是一种自成空调独立风道并具泄压功能的驾驶室外顶。
技术介绍
[0002]农机驾驶室外顶,作为驾驶室的关键部件除了能改善拖拉机的外观效果,还具有安装空调、隔音降噪等功能。目前,国内农机驾驶室外顶无论采取前置安装还是后置安装空调,其空调内、外循环风道和出风风道通常有三种:1、无独立内、外循环风道和出风风道;2、有独立的内、外循环风道和出风风道;3、有部分独立的内、外循环风道或出风风道;针对方式2、3通常采用波纹管或吹塑件,并将其安装在外顶上形成独立风道。并且外顶均不具备泄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成空调独立风道并具泄压功能的驾驶室外顶,可实现外顶自身形成独立的内外循环风道和出风风道的外顶结构,该结构不需再用除外顶之外的其它风道零部件形成独立的内外循环风道和出风风道,从而简化风道结构和减少零件数量,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该外顶配装在密封驾驶室上,具有泄压功能。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成空调独立风道并具泄压功能的驾驶室外顶,包括外顶上下合件、空调系统、内饰顶合件和驾驶室骨架;外顶上下合件固定安装在驾驶室骨架上,外顶上下合件由外顶上件和外顶下件粘接和螺接形成;外顶上件和外顶下件之间形成空调系统安装空腔、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右侧新风回风风道、左侧新风密闭空腔、右侧新风密闭空腔、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左侧泄压密闭空腔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外顶下件上设有与驾驶室外相连通的H口、I口;空调系统安装空腔用于安装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鼓风机分别与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相通,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上分别设有与驾驶室内相连通的P口、P'口,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内设有泄压阀A;左侧新风密闭空腔与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对应侧的H口相连通,右侧新风密闭空腔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与对应侧的H口相连通;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的入风口空调系统的左侧出风口对应设置,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的入风口分别与空调系统的右侧出风口对应设置,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和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上均设有与驾驶室内相连通的出风口;左侧泄压密闭空腔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分别与对应侧的I口连通,左侧泄压密闭空腔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上均设有泄压阀B;在外顶上下合件的下方还安装有固定在驾驶室骨架上内饰顶合件,内饰顶合件与
外顶下件的两侧分别围成用于布置空调系统管线的左侧布管空腔和右侧布管空腔,左侧布管空腔和右侧布管空腔与驾驶室连通,在左侧布管空腔和右侧布管空腔内置有泄压阀A和泄压阀B;当泄压阀A受压打开时,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分别与左侧布管空腔和右侧布管空腔连通,当泄压阀B受压打开时,左侧泄压密闭空腔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分别与左侧布管空腔和右侧布管空腔连通。
[0005]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和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均由多条密闭风道组合而成,在每一条密闭风道内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
[0006]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的入风口和空调系统的左侧出风口对接处,以及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的入风口和右侧出风口对接处均设有空调出风口密封块,对对接处进行密封。
[0007]外顶上件上设有设置在空调系统上方并可拆卸的空调箱盖。
[0008]外顶上件上设有可打开的天窗,使驾驶室与外部空气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1.外顶自身形成独立的内外循环风道、出风风道。省去在外顶上下件之间再固定其它的风道;由于外顶自身形成独立风道,这样可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
[0010]2.外顶上下合件上布置的多路泄压阀,实现了封闭驾驶室的瞬间泄压功能,解决封闭驾驶室关门难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饰顶合件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结构翻转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顶上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顶下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顶下件翻转后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外顶上件后的外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顶上件和外顶下件粘接涂胶及形成风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泄压原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泄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图2和图3,一种自成空调独立风道并具泄压功能的驾驶室外顶,包括:外顶上下合件2、驾驶室内的空调系统3、驾驶室骨架5和内饰顶合件6。
[0014]驾驶室骨架5上有连接外顶上下合件2的支架。外顶上下合件2螺接在驾驶室骨架5上。驾驶室内的空调系统3的各个零部件均固定在外顶上下合件2上。内饰顶合件6通过内饰扣顶连接在驾驶室骨架5上。
[0015]如图3所示,新风格栅7后端插入外顶上下合件2的左右两侧,靠新风格栅安装手轮
8固定在外顶上下合件2上。暖风管子密封O型圈9、密封隔板10、密封隔板11、空调制冷管子密封O型圈12均是驾驶室内的空调系统3与外顶上下合件2之间的密封件。暖风管子密封O型圈9、密封隔板10位于外顶上下合件2的左前处,密封隔板11、空调制冷管子密封O型圈12位于外顶上下合件2的右前处。
[0016]如图1所示,外顶上件上设有设置在空调系统上方并可拆卸的空调箱盖1,空调箱盖1是外顶上检修空调蒸发器3.1的检修盖,同时它通过螺栓与外顶上下合件2拧紧时,同时压紧空调出风口密封块3.4,从而实现空调出风口的密封。
[0017]如图1所示,外顶上件上设有可打开的天窗4,使驾驶室与外部空气连通,天窗4前端通过铰链与外顶上下合件2连接,后端靠窗撑可打开和锁紧。外顶上下合件2由外顶上件2.1(见图4)和外顶下件2.2(见图5)粘接和螺接形成。外顶上件2.1和外顶下件2.2之间形成空调系统安装空腔G、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右侧新风回风风道、左侧新风密闭空腔X'、右侧新风密闭空腔X、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左侧泄压密闭空腔Z'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Z,外顶上件2.1的内表面位于空调出风风道的上表面粘接了隔音隔热材料2.1.1,外顶上件2.1的A处(左右对称均有)预埋有螺母,B处是涂胶的标记处。
[0018]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和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均由多条密闭风道组合而成,在每一条密闭风道内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如图5所示,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可设置为风道D和E,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可设置为风道D'和E'。
[0019]外顶下件2.2的新风滤芯和格栅安装处有两处开口H和I(如图6)。外顶下件2.2下部左右两侧各有分别位于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的5个出风口F,出风口F与内饰顶合件6(如图2)上的空调出风风球6.3(左右各5个)一一对应。外顶下件2.2后上部有固定空调蒸发器的四个柱子G1、G2、G3和G4。
[0020]外顶下件2.2(见图5)由下件2.2.1、右侧新风回风风道盖板2.2.2、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成空调独立风道并具泄压功能的驾驶室外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顶上下合件、空调系统、内饰顶合件和驾驶室骨架;外顶上下合件固定安装在驾驶室骨架上,外顶上下合件由外顶上件和外顶下件粘接和螺接形成;外顶上件和外顶下件之间形成空调系统安装空腔、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右侧新风回风风道、左侧新风密闭空腔、右侧新风密闭空腔、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左侧泄压密闭空腔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外顶下件上设有与驾驶室外相连通的H口、I口;空调系统安装空腔用于安装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鼓风机分别与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相通,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上分别设有与驾驶室内相连通的P口、P'口,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内设有泄压阀A;左侧新风密闭空腔与左侧新风回风风道和对应侧的H口相连通,右侧新风密闭空腔和右侧新风回风风道与对应侧的H口相连通;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的入风口空调系统的左侧出风口对应设置,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的入风口分别与空调系统的右侧出风口对应设置,左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和右侧出风循环密闭风道上均设有与驾驶室内相连通的出风口;左侧泄压密闭空腔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分别与对应侧的I口连通,左侧泄压密闭空腔和右侧泄压密闭空腔上均设有泄压阀B;在外顶上下合件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书雷,曹艳岩,杨茵,罗水成,王立祥,杨根定,赵传扬,郑子毅,郭晖,张韶丹,胡渤,刘方圆,刘世谦,刘钊宾,郭晶晶,赵振彪,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