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工业生产线上各种设备智能启停控制的PLC程序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编制IO清册;导入IO信息;设备划分和检查修改;生成设备列表;编辑路径;生成导入文件;程序导入和生成,然后拷贝到所需要使用的PLC控制程序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以往标准程序生成方法中,标准程序段缺乏标识性所导致的不易查找和定位的缺陷,增加了所生成的PLC程序的后期修改和维护的便捷性,而且解决了在不同设备及工艺条件下,标准化模板难以统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标准程序的编写难度,并提高了程序执行时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了编程效率和降低了对编程人员的经验依赖度,可有效降低编程中的出错率和项目设计成本,实用价值显著。实用价值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工业生产线上各种设备智能启停控制的PLC程序的生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实现工业生产线上各种设备智能启停控制的PLC程序的生成方法,属于工业自动化编程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正在走向“工业生产4.0时代”,即:生产制造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基于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优秀使用性能及良好的性价比和成熟的软硬件市场氛围,使其成为大型工厂设备实现智能控制的首选。随着工业控制领域的高速发展,不再只是需要通过PLC能控制设备,而是还需要能通过PLC实现智能化、无人化、一键启动等多方面功能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大型工业生产线上,不仅涉及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多,而且每个设备的启停需要有严格的工艺要求,不能简单的依靠PLC标准化程序实现各设备的智能启停控制,现有的标准化PLC程序模板无法满足不同生产线上各种设备的非标控制需求。
[0003]目前,为了实现上述非标控制,需要人工修改PLC模板程序,对PLC工程师的专业化和实务经验依赖程度较高,当工程师经验不足时,编程时间和编程质量都难以保证,容易延误工期,提高项目成本。另外,对于一个大型工业生产线的控制程序而言,其中会涉及同类型的多个相同程序,当需要修改时,很难查找和定位,且在复制和修改过程中,很容易存在遗漏、造成地址重复、丢失等情况,对后续程序调试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工业生产线上各种设备智能启停控制的PLC程序的生成方法,以简化对于非标控制的PLC程序的编写操作,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的安全性,降低出错率和项目设计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实现工业生产线上各种设备智能启停控制的PLC程序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编制IO清册:人工编制目标控制启停的所有设备的IO(即:目标控制设备上数字量及模拟量点位)信息表,也就是IO清册;
[0008]S2)导入IO信息:将步骤S1)编制的IO清册导入PLC编程软件中;
[0009]S3)设备划分和检查修改:在每个设备名称后加上所属的设备种类,其中同类型的设备只需填写一次设备种类,然后利用“填充IO清册”按钮,自动将同类型的设备划分为同一设备种类,再通过PLC编程软件的执行命令按钮,自动检查当前IO清册是否存在编写错误,若有误直接进行修改;
[0010]S4)生成设备列表:以步骤S3)划分后的设备种类为关键信息进行排序,按照在表格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自动命名,使生成唯一的设备编号,该设备编号与后面生成的标
准程序段中的设备编号相一致;
[0011]S5)编辑路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各设备的启停顺序依次填写该生产线上的上游和下游设备,其中填写的序号是步骤S4)已生成好的设备编号;
[0012]S6)生成导入文件:根据已填写好的设备种类自动生成各类设备的标准程序,在所生成的各类设备的标准程序中均新增设备连锁变量“interlock”,然后将各类设备启停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行“或与非”的逻辑处理并赋值给对应的“interlock”;同时,根据已填写好的路径信息,将参与路径控制的上下级设备的关联信号及本设备的保护信号串联生成连锁信号分别加入到各类设备的标准程序中;然后通过递归算法自动生成一键启动程序,生成文件格式为SCL文件(全称为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或STL文件(Stereolithography文件,有时被称为“标准三角语言”或“标准曲面细分语言”);
[0013]S7)程序导入和生成:将步骤S6)所生成的SCL文件或STL文件通过TIA博图软件(是全集成自动化软件TIAportal的简称)导入和生成标准程序,然后拷贝到所需要使用的PLC控制程序中。
[0014]进一步,步骤S3)采用不同颜色标记错误分类,例如:用黄色表示设备信息填写不完整,用红色表示填写格式有误,用蓝色表示设备上控制点位信息填写错误等等。
[0015]进一步,步骤S6)中,设“interlock”变量为1时,表示能根据所对应的标准程序启动该类设备,设“interlock”变量为0时,表示不能根据所对应的标准程序启动该类设备。
[0016]进一步,步骤S7)中,将步骤S6)所生成的SCL文件通过TIA博图软件自带的“添加新的外部文件”的功能导入进TIA博图软件中,然后选中导入的SCL文件通过TIA博图软件自带的“从源生成块”的功能,自动生成语言类标准程序。
[0017]进一步,步骤S7)中,将步骤S6)所生成的STL文件先导入TIA博图软件中S7
‑
300系列的PLC程序中,然后选中导入的STL文件通过TIA博图软件自带的“从源生成块”的功能,自动生成LAD图形类标准程序。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9]①
通过自动将同类型设备进行排列并生成唯一的供程序生成使用的设备编号,解决了以往标准程序生成方法中,标准程序段缺乏标识性所导致的不易查找和定位的缺陷,增加了所生成的PLC程序的后期修改和维护的便捷性;
[0020]②
通过在标准程序中新增设备连锁变量“interlock”,将各设备启停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行“或与非”的逻辑处理并赋值给“interlock”,解决了在不同设备及工艺条件下,标准化模板难以统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标准程序的编写难度,并提高了程序执行时的安全性;
[0021]③
将需要控制的设备按照实际工艺需求,编辑上下游设备路径,在标准程序以外,自动生成该生产线上所有设备的一键启动路径程序,大大减少了在PLC程序设计中的非标工作内容,提高了编程效率和降低了对编程人员的经验依赖度;
[0022]④
可直接对IO清册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无需重复导入导出,不仅简化了对于非标控制的PLC程序的编写操作,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降低出错率和降低项目设计成本;
[0023]综上可见,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已产生显著性进步和有益技术效果,实用价值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实现工业生产线上各种设备智能启停控制的PLC程序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S1)编制IO清册:电气工程师根据一定的格式要求(例如不同的列与行放置不同的设备信息),人工编制目标控制启停的所有设备的IO(即:目标控制设备上数字量及模拟量点位)信息表,也就是IO清册;此步整理不要求完全无误;
[0028]S2)导入IO信息:将步骤S1)编制的IO清册导入PLC编程软件中;
[0029]S3)设备划分和检查修改:在每个设备名称后加上所属的设备种类,例如:输送设备、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工业生产线上各种设备智能启停控制的PLC程序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编制IO清册:人工编制目标控制启停的所有设备的IO信息表,也就是IO清册;S2)导入IO信息:将步骤S1)编制的IO清册导入PLC编程软件中;S3)设备划分和检查修改:在每个设备名称后加上所属的设备种类,其中同类型的设备只需填写一次设备种类,然后利用“填充IO清册”按钮,自动将同类型的设备划分为同一设备种类,再通过PLC编程软件的执行命令按钮,自动检查当前IO清册是否存在编写错误,若有误直接进行修改;S4)生成设备列表:以步骤S3)划分后的设备种类为关键信息进行排序,按照在表格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自动命名,使生成唯一的设备编号,该设备编号与后面生成的标准程序段中的设备编号相一致;S5)编辑路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各设备的启停顺序依次填写该生产线上的上游和下游设备,其中填写的序号是步骤S4)已生成好的设备编号;S6)生成导入文件:根据已填写好的设备种类自动生成各类设备的标准程序,在所生成的各类设备的标准程序中均新增设备连锁变量“interlock”,然后将各类设备启停所需满足的条件进行“或与非”的逻辑处理并赋值给对应的“interlock”;同时,根据已填写好的路径信息,将参与路径控制的上下级设备的关联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波,陈帅,丁坚,刘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