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1309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由壁材与芯材组成,其中,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中链脂肪酸酯35~45份,复合酸化剂20~30份,植物精油15~2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胶囊颗粒可提高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和利用率,综合抑菌效果好,并使得产品稳定性高、耐受环境强,到达肠道释放发挥作用,生物利用度高,达到长效持久调节肠道、改善动物健康的目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胶囊
,涉及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动物在饲养密度、病毒感染、惊吓应激等情况下极其容易出现腹泻、免疫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动物生长发育以及养殖行业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开始禁抗生素的大环境下,寻找绿色安全的替代品成为研究的关键,对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0003]目前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包罗万象,例如益生菌、酶制剂、生物活性物质等的研究开发最为常见,其中生物活性物质以无毒性、无致病性、无副作用而备受关注,但因产品特性差异、溶解性差、制备工艺复杂以及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其应用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由壁材(即缓释载体)与芯材组成,其中,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中链脂肪酸酯35~45份,复合酸化剂20~30份,植物精油15~20份,余下为壁材补充至所有组分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活性物质微囊化,既能提高中链脂肪酸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同时避免难闻气味,又能预防活性物质被环境(温度、氧气、pH值、酶等)破坏,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和利用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链脂肪酸酯由辛癸酸甘油酯和十二酸单甘油酯组成。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辛癸酸甘油酯和十二酸单甘油酯的质量比为(5~9):(2~6)。
[0008]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十二酸单甘油酯是一种天然高效广谱的抑菌剂,其生物活性优于游离状态的酸形式,也是最佳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的酯化形式,也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亲脂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和抑菌抗病毒双重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等多种功能。辛癸酸甘油酯无色无味粘度低、透明清澈、耐高温耐储存、稳定性良好,是中等极性油脂,具有极高的抗氧化性、乳化性、油溶性、润滑性,主要作为有特殊功效的稀释剂、乳化稳定剂、增溶剂和香精油基使用,也可以作为消泡剂和防腐剂。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中链脂肪酸酯中的十二酸单甘油酯、辛癸酸甘油酯按特定比例组合能增强杀菌抑菌效果,更有效改善动物肠道功能,还能和复合酸化剂及植物精油协同抗菌增效,一方面增强协同杀菌作用,减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有害菌在肠道定植的活性,还可以与病毒包膜结合,协同抑制病毒增殖,进一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减少这些活性物质的使用量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降低动物对抗生素的依赖,同时解决生物活
性物质溶解性差、易挥发、制备工艺复杂等技术难题。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酸化剂由水解单宁酸、富马酸和苯甲酸组成。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水解单宁酸、富马酸和苯甲酸的质量比为(3~6):(2~5):(1~3)。
[0011]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复合酸化剂可以降低肠道酸碱度,促进有益菌、抑制致病菌,发挥类似抗生素如黄霉素、新霉素的促生长、防下痢效果,还可以刺激味蕾进而引发食欲(巴甫洛夫效应)和分泌更多唾液(含消化酶),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增加部分营养物质的溶解性,提高饲料消化率或营养物质吸收率,还具有较好的调节体液平衡、促进营养物质消化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酸化剂的缺陷是稳定性不高、容易影响饲料品质,具体而言是与饲料中其他物质混合、贮存过程中,极易出现酸与石粉等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胀气甚至色变、养分损失等现象,酸化效果不佳,产品质量也受影响。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经过微囊化和缓释载体作用,复合酸化剂不仅表现在表面的降低饲料系酸力,而且与石粉等物质直接混合后,不会产生化学反应,绝大部分酸能与饲料一起到达动物胃部,少量可到达小肠道。在胃肠道内,酸化剂内含的促H+解离因子可促进氯化物溶解电离,产生盐酸,从而真正起到弥补胃酸不足的作用,解决了酸化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酸化效果快而好。此外,还可以防菌、防霉、抗氧化,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保质期。
[0013]单宁酸是来自植物且具有天然收敛、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活性的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酚类物质,现有技术中单宁酸的缺陷是易吸潮、氧化失效、适口性差等。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水解单宁酸经过胶囊化包被处理后,能解决上述现存缺陷,并有效控制腹泻和抑制有害微生物,促进动物对蛋白质、矿物质营养物质的吸收,其协同植物精油能增加动物肠道活性,高效降解有害物质,促进消化,并对肠道形成保护。
[0014]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富马酸能在机体应激或危急状态下快速供能,提高抗氧化、抗应激能力,并能透过细胞壁进入微生物细胞内,干扰DNA合成,从而杀灭有害微生物,且性质稳定,改善动物生产性能。
[0015]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苯甲酸能通过增加胃肠道酸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尤其显著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促进有益菌生长,比如增加乳酸杆菌含量,还具有提高消化道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同时,能提高消化酶活性,改善饲料转化率,还可以作为有机酸防霉剂,杀灭霉菌滋生。此外,苯甲酸结合锌后可以降低近80%氧化锌的用量,显著减少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高锌的毒副作用,并降低氨氮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0016]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由水解单宁酸、富马酸、苯甲酸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复合酸化剂,与一定量的天然植物精油(如改性茶树油、改性姜黄素、迷迭香精油的一种或其组合)同时使用时,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更好的刺激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及益生作用,大大降低了腹泻率,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同时能够提高动物空肠中消化酶的活性,促进营养养分吸收,更能最大限度提高酸化效果和产品效用价值。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精油选自改性茶树油、改性姜黄素、迷迭香精油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8]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植物精油具有抗菌抑菌、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功效,提高机体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力,有效促进动物免疫功能发育,将动物的遗传潜能发挥到最佳水平;抑制病原繁殖,改善肠道菌落和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机能,降低发病率,并替代抗生素等
化学类药物的使用,无残留、无污染、无耐药性,成本低,绿色环保。现有技术中植物精油的缺陷是易挥发、水溶性差,对光、热、温度敏感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茶树油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抗氧化性极强的优良天然抗菌剂,同时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具有明显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尤其明显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有害菌,显著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腹泻率、促生长、提高生产效益,并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畜禽肉产品质量。由于茶树油易挥发、难溶于水且分散性差,其活性成分在光或氧条件下易发生反应且有刺激性气味,因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对茶树油进行改性优化,不仅提高了茶树油的稳定性,还能掩盖气味,解决茶树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特征在于,其由壁材与芯材组成,其中,所述芯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中链脂肪酸酯35~45份,复合酸化剂20~30份,植物精油15~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链脂肪酸酯由辛癸酸甘油酯和十二酸单甘油酯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辛癸酸甘油酯和十二酸单甘油酯的质量比为(5~9):(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酸化剂由水解单宁酸、富马酸和苯甲酸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单宁酸、富马酸和苯甲酸的质量比为(3~6):(2~5):(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精油选自改性茶树油、改性姜黄素、迷迭香精油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型复合活性物质微胶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丽萍周盛昌詹毅荣肖俊峰温庆琪方勇军李海峰吴有林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