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激光泵浦的固体激光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谐振腔内采用棱镜扩束技术和高功率、高质量光束输出的固体板条激光器。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激光泵浦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中,为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需解决激光晶体的热透镜效应、应力双折射、自聚焦效应。采用宽度大于厚度的板条结构晶体作为激光工作介质,使工作时晶体内部的温度沿厚度方向近似呈一维分布,可大大改善晶体内部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改善晶体内部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减轻双折射效应。如将晶体两端加工成具有布儒斯特角结构,则激光在晶体中的路径为锯齿形,由于晶体内部的温度呈一维分布,每一束光线在经历一个锯齿路径时波前畸变相互抵消和补偿,这样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热引起的激光在光腔中传输所发生的波前畸变,因此固体激光器用板条结构替代棒状结构晶体。但是,这种板条结构的激光器存在两种缺陷一是输出光斑为长条形,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直接应用,光束必须整形;二是此种结构的激光器如果采用常规谐振腔,如稳腔和平-平腔,则尽管在厚度方向可获得低阶模或基模激光束,但在宽度方向一般为多模输出,总的输出光束质量较差。如果希望获得近衍射极限光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棱镜扩束技术和半导体激光泵浦的固体板条激光器,包括由半导体激光器和光导体组构成的泵浦结构、固体板条激光晶体、激光晶体冷却单元、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含有至少一组棱镜(7)、输出耦合镜(8)和高反射镜(1),棱镜组(7)位于谐振腔输出耦合镜(8)内侧,激光晶体(6)设置于棱镜组(7)与谐振腔高反镜(1)之间,谐振腔内配置非线性晶体元件以实现二倍频、三倍频输出,或配置光学调制元件实现脉冲输出,所述泵浦结构与所述谐振腔相结合,谐振腔内位于输出耦合镜(8)内侧的光束经棱镜组(7)放大后与固体板条激光晶体(6)的宽度一致,实现基模光斑与泵浦光之间的匹配,在激光器中产生大基模体积激光振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金安,王又良,张同,杨光中,张伟,崔瑛,朱立汀,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