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006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烧结机,前段烟道,后段烟道,原烟气换热器,高容量除尘器,高容量抽风机,高容量脱硫塔,高容量气固分离器,低容量除尘器,低容量抽风机,低容量脱硫塔,低容量气固分离器,脱硫烟气换热器,直燃炉,烟气脱硝装置,引风机,烟囱。根据烧结烟气的温度及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呈现分段特征的情况,充分合理对烧结烟气进行热量及流量匹配,以满足烟气脱硫脱硝的反应条件,实现烧结烟气超低排放,同时在满足烧结生产工艺负荷变动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超低排放系统的燃料消耗。效减少超低排放系统的燃料消耗。效减少超低排放系统的燃料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生产、消费大国。同时,钢铁生产在其热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矿石,大量排放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在钢铁企业中,烧结工艺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占的比重最大,严格控制烧结工艺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实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的关键。
[0003]《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 35号),要求“全国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原则上要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其中超低排放的具体指标要求烧结烟气粉尘排放浓度小时均值不高于10 mg/N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时均值不高于35 mg/N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不高于50 mg/Nm3。
[0004]烧结烟气的特点是烟气负荷变动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机(1),前段烟道(2),后段烟道(3),原烟气换热器(4),高容量除尘器(5),高容量抽风机(6),高容量脱硫塔(7),高容量气固分离器(8),低容量除尘器(9),低容量抽风机(10),低容量脱硫塔(11),低容量气固分离器(12),脱硫烟气换热器(13),直燃炉(14),烟气脱硝装置(15),引风机(16),烟囱(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机(1)产生的原烟气,由前段原烟气和后段原烟气组成,原烟气总流量Q1等于前段原烟气流量Q2和后段原烟气流量Q3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容量脱硫塔(7)和高容量气固分离器(8)构成高容量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低容量脱硫塔(11)和低容量气固分离器(12)构成低容量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高容量脱硫塔(7)的直径D1与低容量脱硫塔(11)的直径D2的比值为1.7~1.7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脱硝装置(15)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流化床脱硫的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烟气换热器(4)的换热元件采用非金属材料制造。6.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实现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原烟气总流量Q1≤下限流量Q
L
时,原烟气换热器(4)、高容量除尘器(5)、高容量抽风机(6)、高容量脱硫塔(7)、高容量气固分离器(8)不投入使用;前段原烟气由前段烟道(2)依次经过低容量除尘器(9)、低容量抽风机(10)、低容量脱硫塔(11)进入低容量气固分离器(12);后段原烟气由后段烟道(3)依次经过低容量除尘器(9)、低容量抽风机(10)、低容量脱硫塔(11)进入低容量气固分离器(12);低容量气固分离器(12)出口的脱硫烟气依次通过脱硫烟气换热器(13)、直燃炉(14)和烟气脱硝装置(15),再依次经过脱硫烟气换热器(13)、引风机(16)进入烟囱(17)排放。7.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实现烧结烟气超低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限流量Q
L
<原烟气总流量Q1<上限流量Q
H
时,原烟气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侯晶晶崔一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