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93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底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底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底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矫正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丝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块在槽道的限位作用下水平移动,进而带动竖杆移动,进而带动检测杆紧贴模具钢的上表面移动,通过检测杆上移带动弯杆上移,进而使弯杆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将对应的开关开启,使与之对应的加热板工作,进而使模具钢形变位置被加热软化,通过液压缸的输出端带动压板下降并对模具钢挤压,对其进行矫正,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矫正
,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的影响,模具钢在处理处的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碰撞和挤压等因素出现一定量的变形,这些形变影响会降低模具钢的质量,进而影响模具的质量,因此,模具钢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形变进行矫正。
[0003]现有的技术中,对于模具钢的鼓起变形检测以及矫正主要是依靠人工经验或者是在不同的工作平台分别对其检测和矫正,致使模具钢变形的检测、矫正工作效率低、精度差。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冲压的连续冲压模具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底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底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底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矫正组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底箱上表面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检测部,所述底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部滑动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底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支撑部移动的驱动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开设于底箱上表面的滑道,且滑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靠近导轨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块远离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栓杆,所述栓杆的一端贯穿竖杆远离导轨的一侧,且栓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钮,所述内螺纹钮的表面开设有滚花,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栓杆移动的避让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包括开设于竖杆靠近导轨一侧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壁
滑动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侧面设置有倒角,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另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器,所述检测杆的上表面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下表面与支撑槽的內底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与底箱正面固定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底箱的正面开设有槽道,且槽道的内顶壁和內底壁分别与连接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背面贯穿槽道并与竖杆远离导轨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的内壁并与螺纹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矫正组件包括与底箱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顶板的下表面并固定连接有压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矫正组件还包括开设于底箱上表面的加热槽,且加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底箱的內顶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板的开关,所述检测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底箱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弯杆移动的通道。
[0016]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底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警示灯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底箱的左侧和端盖的右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检测部包括有检测顶梁,所述检测顶梁上开设有若干活动槽,活动槽自上而下贯穿检测顶梁并且沿检测顶梁的横向依次排布;每个活动槽内分别通过有升降弹簧活动安装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的活在活动槽内的活动方向呈竖直,检测板为上宽下扁结构,并且检测板的下端轴接有检测辊,所述检测辊的外表面通过机械抛光形成光滑面,所述检测辊,检测顶梁为中空透明结构,所述检测板的上端边沿处喷涂有彩色线条,所有检测板的彩色线条能够连成一条完整的检测线条;
[0018]每个所述检测辊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环形板,环形板上间隔布置有磁片,每个所述检测辊的另一端与其相邻的检测辊安装有环形板的一端相对应,并且二者能够磁吸配合。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将待检测的模具钢放置于底箱的上表面;
[0021]S2、启动电机,使得螺纹丝杆转动并驱使连接块带动竖杆移动至待检测模具钢的位置,以便带动检测杆移动至待检测模具钢的位置,关闭电机,此时,检测杆的下表面与模具钢的上表面贴合且滑块与竖杆发生相对位移,转动内螺纹钮使滑块定位;
[0022]S3、再次启动电机,使得螺纹丝杆转动驱使连接块带动竖杆移动,使得检测杆在其下表面紧贴待检测模具钢上表面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0023]模具钢若是存在形变,在移动的过程中,检测杆的位置会发生上移,当检测杆上移的距离超出误差范围,即检测杆遮挡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线时,警示灯被点亮;
[0024]当检测杆上移的距离超出误差范围时,检测杆带动弯杆上移,弯杆移动过程中将对应形变位置的开关开启,使对应的加热板工作并对该形变位置进行加热;
[0025]S3A、为了加强检测杆的检测精准度和适应度,将检测杆变形为检测顶梁和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检测辊,变形后的检测杆发生位移,如若模具钢局部内凹,对应的检测辊借助于其位置的升降弹簧产生下坠,检测线条不在完整,抑或检测线条的宽度数值差过大,提前在检测杆前部配套有CCD相机进行拍摄所述检测线条,CCD相机的拍摄触发数值是检测辊的半圈数值;
[0026]S3B、检测线条也可以进行变形或增设,用弹性绳取代彩色线条,弹性绳选用扁平结构的,在顶梁端部配套有CCD相机,正对顶梁端部,如果某个检测辊82遇到凹陷/凸起的区域,对应的检测板发生竖直运动,扁平结构的弹性绳选势必产生内凹的变形趋势,凹口的大小由某个检测板发生竖直运动的具体量而适应的递增,那么在端部这个视觉角度,会充分被CCD相机进行捕获,并且配合位于顶梁侧部的CCD相机进行拍摄取出变形坐标点;
[0027]S4、启动液压缸,使其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对模具钢进行挤压,对其上被加热后软化的位置进行矫正;
[0028]S5、启动电机使其反转,使装置复位至初始状态。
[0029](3)有益效果:
[0030]A.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红外发射器与外壳接收器配合在检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端盖(2),所述底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组件(3),所述底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矫正组件(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设置于底箱(1)上表面的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上设置有检测部(32),所述底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部(31)滑动的导轨(33),所述导轨(3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所述底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支撑部(31)移动的驱动部(3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包括开设于底箱(1)上表面的滑道,且滑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杆(311),所述横杆(31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竖杆(312),所述竖杆(312)靠近导轨(3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13),所述滑块(313)靠近导轨(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14),所述支撑杆(314)远离滑块(3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315),所述滑块(313)远离导轨(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栓杆(316),所述栓杆(316)的一端贯穿竖杆(312)远离导轨(33)的一侧,且栓杆(31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钮(317),所述内螺纹钮(317)的表面开设有滚花,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栓杆(316)移动的避让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32)包括开设于竖杆(312)靠近导轨(33)一侧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检测杆(321),所述检测杆(321)的侧面设置有倒角,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器(322),另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器(323),所述检测杆(321)的上表面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324),所述弹簧(3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座(325),所述滑座(325)的下表面与支撑槽的內底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座(32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26),所述转动杆(326)的另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5)包括与底箱(1)正面固定连接的外壳(351),所述外壳(35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352),所述螺纹丝杆(35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353),所述底箱(1)的正面开设有槽道,且槽道的内顶壁和內底壁分别与连接块(35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353)的背面贯穿槽道并与竖杆(312)远离导轨(33)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外壳(3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54),所述电机(354)的输出端贯穿外壳(351)的内壁并与螺纹丝杆(352)的一端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组件(4)包括与底箱(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柱(41),所述支柱(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42),所述顶板(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3),所述液压缸(43)的输出端贯穿顶板(42)的下表面并固定连接有压板(44)。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钢变形检测、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组件(4)还包括开设于底箱(1)上表面的加热槽,且加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45),所述底箱(1)的內顶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板(45)的开关(46),所述检测杆(3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杆(47),所述底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弯杆(47)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蔡思朋陈书武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中钢模具钢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