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88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多径抽取,步骤2、多径建模,采用基于分轨道分频率分卫星的自更新和自强化的多径建模;步骤3、多径校正搜索,采用基于高度角引导的快速时域搜索算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北斗载波相位的多径误差校正精度和效率,基于高度角约束的自适应阈值和分层小波变换对后拟合单差观测值进行滤波处理,有效地降低了观测值的误差水平,提高了多径模型的抽取精度和效率;基于分轨道分频率分卫星的高度角模型对多径误差进行建模,同时采用自强化和自更新对模型进行实时强化和更新,提高了模型精度的稳定性和应用的时效性,为后续多径校正提供扎实的基础。实的基础。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高精度导航定位
,具体指一种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GNSS(Globa l Navigation Satel l ite System)系统来说,定位结果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精度。目前,观测值中的大部分误差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型或差分技术进行校正或消除,例如,全球电离层网格模型可以校正电离层误差,卫星轨道误差可以通过精准星历进行校正,接收机钟差可以通过差分技术进行消除等。然而,多径误差受环境影响大,难以建立准确的误差模型,且因不同卫星多径影响不同而无法利用差分结束消除。因此,载波相位多径误差是限制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的关键误差源之一。此外,针对北斗导航系统卫星的特点研究北斗导航系统卫星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不仅更适用于北斗导航系统卫星,也为未来高精度多频多系统融合定位的实现提供基础和保障。
[0003]目前,基于后处理的载波相位多径校正算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分别是:多径抽取,多径建模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多径抽取步骤1.1处理参考日观测值数据,得到后拟合单差残差,并计算每个残差对应的高度角信息且进行保留,并按照高度角信息进行分类并对原有顺序做好标记,步骤1.2基于高度角约束的自适应阈值和分层小波变换算法对得到的后拟合单差残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滤除高频随机噪声,提取高精度多径误差模型,步骤1.3对去噪后的小波系数进行信号重构,输出并保存去噪后的观测值,同时按照原有的标记还原信号的位置;步骤2、多径建模,采用基于分轨道分频率分卫星的自更新和自强化的多径建模;步骤3、多径校正搜索,采用基于高度角引导的快速时域搜索算法。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所述后拟合单差残差为提取参考日后拟合双差残差观测值,并通过双差转单差模型得到基于接收机件的值。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2.1选取小波母基函数,并构建二进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函数对信号进行分解,公式为:步骤1.2.2基于高度角约束的自适应阈值进行去噪,并按照高度角分类对信号进行不同分层去噪处理,表示为:式中,d
j,k
和分别是小波系数和量化小波系数,J表示当前小波层,用来调节小波阈值系数,λ为小波阈值,其表示为:式中,E表示当前去噪数据平均高度角。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构建基于分轨道分频率分卫星的高度角多径误差模型的多径模型,相应残差按照高度角信息进行标记;步骤2.2在观测日中,首先按照接收机间单差组合模型得到原始的单差残差观测值。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基于高度角强约束的北斗载波相位多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2.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1将步骤1中得到的精准多径误差模型进行分轨道分频率分卫星进行建模,相应残差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坤乔磊仇兆炀吴超刘二小滕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