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膜建筑避雷装置以及气膜建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77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9
本申请涉及气膜建筑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避雷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架、接闪器、传导线以及接地电极,所述传导线将所述接闪器与接地电极相连通,所述支撑结构架包括固定座以及支撑架体,所述接闪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架体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固定座的周向方向排列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围成一个能够容纳气膜建筑的空间,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杆与地面地基固定在一起的固定件。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气膜建筑,其包括所述的气膜建筑避雷装置,本申请具有能够对气膜建筑顶部中心位置处进行避雷的效果。进行避雷的效果。进行避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膜建筑避雷装置以及气膜建筑


[0001]本申请涉及膜结构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避雷装置以及气膜建筑。

技术介绍

[0002]气膜建筑指的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气膜建筑的内部无需任何框架或梁柱支撑,跨度可以达到110米。
[0003]传统结构建筑,随着跨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建造成本会呈几何倍数增加。但是气膜建筑恰好相反,随着跨度的增大,单位面积建造费用呈下降趋势。因此气膜建筑的使用量也是逐年在增加。
[0004]现在的气膜建筑为防止在雷雨天气出现被雷击的情况,一般会对气膜建筑采用一些避雷手段。常见的避雷手段是在气膜建筑的周围布设避雷针,但是由于气膜建筑的整体体积较大,气膜建筑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还是容易在雷雨天气下受到雷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对气膜建筑顶部中心位置处进行避雷,本申请提供一种气膜建筑避雷装置以及气膜建筑。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气膜建筑避雷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建筑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架(1)、接闪器(2)、传导线(3)以及接地电极(4),所述传导线(3)将所述接闪器(2)与接地电极(4)相连通,所述支撑结构架(1)包括固定座(11)以及支撑架体,所述接闪器(2)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1)的上方,所述支撑架体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固定座(11)的周向方向排列设置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之间围成一个能够容纳气膜建筑的空间,所述支撑杆(12)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7),所述支撑杆(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1)相连,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支撑杆(12)与地面地基固定在一起的固定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器(2)包括竖向设置的主体引电杆(21)以及多根副引电杆(22),所述副引电杆(22)一端铰接在所述主体引电杆(21)上,所述主体引电杆(21)上设置有能够沿着主体引电杆(21)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副引电杆(2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一端与所述副引电杆(22)相铰接,所述连接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相铰接,所述滑动件向所述主体引电杆(21)的底端方向移动时,所述副引电杆(22)与主体引电杆(21)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建筑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引电杆(21)的底端与固定座(11)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主体引电杆(21)与固定座(11)之间通过多根竖向设置的立柱(5)相连,相邻的立柱(5)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主体引电杆(21)的内部设置有与主体引电杆(21)的底端端面相连通的空腔(211),主体引电杆(21)的侧壁上开设有将空腔(211)与外界相连通的长度方向沿着主体引电杆(2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连通槽(212);所述滑动件包括套装在所述主体引电杆(21)内部的外套管(23)以及位于空腔(211)内部的移动块(25),所述移动块(25)与外套管(2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今盛杰膜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