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75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及方法,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识别上料装置、垃圾处理装置以及运输装置。识别上料装置包括具有上料口的上料机构,识别上料装置用于区分垃圾是建筑垃圾还是装修垃圾;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和装修垃圾处理装置;运输装置包括与上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识别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测量垃圾密度的密度测量单元、图像识别单元以及逻辑分析单元,逻辑分析单元用于结合分析密度测量单元和图像识别单元的测量结果,判断垃圾是建筑垃圾还是装修垃圾。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在统一的上料口进料,具有结构紧凑、安全稳定、处理效率高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垃圾一般包括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由于国内特殊性,建筑垃圾一般以含杂墙体块状物为主,即建筑垃圾中多为含有钢筋的挂块混凝土。而装修垃圾一般为个体装修后的剩余垃圾,相较于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中的骨料含量较少,而除骨料以外的其他可用物质(例如有色金属、塑料、木块等)反而较多。由于有些装修垃圾体积较大,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真正做到建筑、装修等形式垃圾物料可在统一上料口进料,产线需要配备大量人工进行分选垃圾,在存在噪音和扬尘的工作环境中,人工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稳定、处理效率高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
[0005]识别上料装置,识别上料装置包括具有上料口的上料机构,识别上料装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上料装置,识别上料装置包括具有上料口的上料机构,识别上料装置用于区分垃圾是建筑垃圾还是装修垃圾;垃圾处理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和装修垃圾处理装置;以及运输装置,运输装置包括与上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通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在第一运输方向将建筑垃圾运输至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入口处,且在第二运输方向将装修垃圾运输至装修垃圾处理装置的入口处;其中,所述识别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测量垃圾密度的密度测量单元、图像识别单元以及逻辑分析单元,逻辑分析单元用于结合分析密度测量单元和图像识别单元的测量结果,判断垃圾是建筑垃圾还是装修垃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上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上料口相连通的给料机,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为呈方锥形且上下贯穿开口的料斗,所述料斗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上料口,所述料斗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出料口,所述料斗的顶部边缘连接所述图像识别单元,其中,所述图像识别单元与所述给料机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内侧壁包括与所述上料口呈锐角相交且用于供垃圾进行图像识别流动的轨迹面,其中,所述轨迹面至少部分对应于所述图像识别单元的摄像头的对应区域,所述轨迹面与所述给料机的出口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设为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处且向所述料斗外的两侧延伸的正反转输送机,所述密度测量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摄像头上的料位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正反转输送机底部的称重系统部件,其中,所述称重系统部件设置于所述料斗内所对应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修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输送机构相连的一级筛分机、分设于所述一级筛分机下游侧的智能分选机器人和二级筛分机、分设于所述二级筛分机下游侧的张弛筛和多个磁选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张弛筛下游侧的磁选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修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智能分选机器人下游侧的第一光电分选机,和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光电分选机下游侧的磁选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靖周翔柴成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