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75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包括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的外壁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皮带、第二槽轮、第一夹板、方板、螺栓、竖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皮带的内壁上方与第一槽轮的外壁转动相连,所述皮带的内壁下方与第二槽轮的外壁转动相连。该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连接方便,便于使用,提高了实用性,移动的立板配合支架带动滚轮向右侧移动,从而将皮带拉紧,防止反松,保证传动正常,确保使用,防止松动,保证连接稳定,移动的转板配合外侧圆板带动插杆向下移动,接着使外界连接处插在光边机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空间内,然后松开凸杆,弹簧提供弹力,使插杆回到原位与连接处插接,拆装方便,降低了使用难度。降低了使用难度。降低了使用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
,具体为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折入边机构是织机的一种附属装置,用于剑杆、片梭或喷气织机等无梭织机上,织造出完边织物,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在使用时槽轮连接麻烦,不便于使用,降低了实用性,并且皮带长时间使用会发生反松,影响正常传动,导致无法使用,而且上方槽轮为插接形式,长时间会发生松动,影响连接稳定,同时机构拆装不变,增加了使用难度,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在使用时槽轮连接麻烦,不便于使用,降低了实用性,并且皮带长时间使用会发生反松,影响正常传动,导致无法使用,而且上方槽轮为插接形式,长时间会发生松动,影响连接稳定,同时机构拆装不变,增加了使用难度,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包括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包括第一槽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轮(1)的外壁安装有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皮带(201)、第二槽轮(202)、第一夹板(203)、方板(204)、螺栓(205)、竖板(206)和第二夹板(207);所述皮带(201)的内壁上方与第一槽轮(1)的外壁转动相连,所述皮带(201)的内壁下方与第二槽轮(202)的外壁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槽轮(202)的正面右侧与第一夹板(203)的后端面焊接相连,所述第一夹板(203)的外侧与方板(204)的内侧焊接相连,所述方板(204)的内壁与螺栓(205)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205)的左侧与竖板(206)的右侧转动相连,所述竖板(206)的内侧与第二夹板(207)的外侧焊接相连,所述第二夹板(207)的右侧与第一夹板(203)的左侧相抵紧,所述第二夹板(207)的后端面与第二槽轮(202)的正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轮(1)的后端面插接有光边机(7),所述光边机(7)的正面右侧焊接有弯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折入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8)的内壁安装有控制结构(3);所述控制结构(3)包括第一螺杆(301)、立板(302)、支架(303)和滚轮(304);所述第一螺杆(301)的外壁右侧与弯板(8)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螺杆(301)的外壁与立板(302)的上方螺纹连接,所述立板(302)的外壁上方与弯板(8)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立板(302)的后端面上方与光边机(7)的正面下方相贴合,所述立板(302)的底部与支架(303)的顶部焊接相连,所述支架(303)的内侧与滚轮(304)的外侧转动相连,所述滚轮(304)的外壁与皮带(201)的内侧相贴合。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蛇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