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圣杰专利>正文

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67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硬质管的直径和内外壁粗糙度进行一体化测量,且操作简单的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有支脚、框体、支撑架、第一支架、旋转块、安装块和第一滑杆等,框体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整个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的四个支脚,框体顶部后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底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块,旋转块上设有安装块,安装块前侧下部设有用于知晓硬质管内壁直径的刻度尺,安装块下部后侧设有第一滑杆。当两侧的推动杆相向移动与硬质管接触时,进而将硬质管居中摆正,有利于后续检测工作的运行。有利于后续检测工作的运行。有利于后续检测工作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硬质管的直径和内外壁粗糙度达到要求,硬质管在制造厂出厂前需要对硬质管的直径和内外壁粗糙度进行检测,然而目前对于硬质管的直径和内外壁粗糙度的检测时分开进行,进而增加人工工作量,工作人员在检查其硬质管内壁直径的大小,通常是人工手动采用卡扣钳或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但是测量效果和精度偏低,而且操作较为麻烦。
[0003]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硬质管的直径和内外壁粗糙度进行一体化测量,且操作简单的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目前对于硬质管的直径和内外壁粗糙度的检测时分开进行,且人工手动借助测量工具测量硬质管的直径操作较为麻烦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硬质管的直径和内外壁粗糙度进行一体化测量,且操作简单的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有支脚、框体、支撑架、第一支架、旋转块、安装块、第一滑杆、第一弹簧、滑块、摆杆、第二滑杆、滑动块、第三滑杆、滚珠、第二弹簧、推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框体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整个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的四个支脚,框体顶部后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底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块,旋转块上设有安装块,安装块前侧下部设有用于知晓硬质管内壁直径的刻度尺,安装块下部后侧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与安装块之间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底部后侧与第一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块中部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摆杆,安装块下部内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均与同侧的摆杆转动式连接,滑动块远离第二滑杆的一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内侧均与同侧的滑动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三滑杆外侧均活动式设有滚珠,框体顶部中间设有推动机构,旋转块内侧设有驱动机构。
[0006]进一步,推动机构包括有支柱、第一距离传感器、盛料块、第二支架和第一电动推杆,框体顶部中间设有支柱,支柱内侧滑动式设有盛料块,盛料块右侧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框体底部后侧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伸缩杆与盛料块底部连接。
[0007]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有减速电机、第一螺杆、第二距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旋转块内侧设有减速电机,滑块中部螺纹式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减速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支架顶部前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右侧的滑动块靠近右侧的第三滑杆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
[0008]进一步,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触碰开关、滑轨、推动杆、第三支架、第二电动推杆、连接块、第一齿条、第四支架、齿轮、第二齿条和第三弹簧,框体顶部右前侧
设有触碰开关,盛料块左右对称设有滑轨,滑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推动杆,盛料块后侧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后侧设有第二电动推杆,左侧的推动杆后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后侧与第二电动推杆伸缩杆连接,连接块后侧设有第一齿条,盛料块后侧设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中部转动式设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齿轮,右侧的推动杆后侧设有与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推动杆均与同侧的滑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0009]进一步,还包括有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有安装框、驱动电机、第五支架和测量器,支撑架上部设有安装框,安装框内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旋转块连接,左侧的滑动块上部设有第五支架,第五支架右侧与左侧的滑动块之间连接有测量器。
[0010]进一步,还包括有擦拭机构,擦拭机构包括有擦拭块、第四滑杆、活动块、滑套、空心箱、磁铁、活塞杆和第四弹簧,支柱内前侧设有滑套,框体底部前侧中间设有第四滑杆,第四滑杆与滑套之间滑动式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上部转动式设有擦拭块,滑套底部中间设有与活动块滑动式连接的空心箱,盛料块底部前侧设有磁铁,滑套内侧滑动式设有与磁铁相吸的活塞杆,活塞杆上部与空心箱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0011]进一步,还包括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有螺纹套、第二螺杆和十字块,滑套后侧设有螺纹套,滑套后侧螺纹式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顶部设有与擦拭块连接的十字块。
[0012]进一步,还包括有控制箱,支撑架前侧上部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开关电源、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压力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和触碰开关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驱动电机都与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减速电机与控制模块通过直流电机正反转模块连接。
[0013]有益效果为:1、当两侧的推动杆相向移动与硬质管接触时,进而将硬质管居中摆正,有利于后续检测工作的运行;2、测量器与硬质管内壁接触后转动一圈,进而测量硬质管内壁的粗糙度,使得人们通过查看测量器上显示的数据进而知晓硬质管内壁的粗糙度;3、活动块带动擦拭块向上移动擦拭硬质管,如此可避免硬质管内壁由于沾有的灰尘导致粗糙度不一,进而影响硬质管内壁粗糙度的测量;4、第二螺杆、十字块和擦拭块向上移动的同时进行转动,如此使得擦拭块对硬质管内壁擦拭的更干净,进而提高测量器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推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测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专利技术测量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专利技术擦拭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专利技术擦拭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6为本专利技术擦拭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图。
[0032]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33]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支脚,2_框体,3_支撑架,4_控制箱,5_第一支架,6_旋转块,7_安装块,8_第一滑杆,9_第一弹簧,10_滑块,11_摆杆,12_第二滑杆,13_滑动块,14_第三滑杆,15_滚珠,16_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脚(1)、框体(2)、支撑架(3)、第一支架(5)、旋转块(6)、安装块(7)、第一滑杆(8)、第一弹簧(9)、滑块(10)、摆杆(11)、第二滑杆(12)、滑动块(13)、第三滑杆(14)、滚珠(15)、第二弹簧(16)、推动机构(17)和驱动机构(18),框体(2)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整个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的四个支脚(1),框体(2)顶部后侧设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部设有第一支架(5),第一支架(5)底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块(6),旋转块(6)上设有安装块(7),安装块(7)前侧下部设有用于知晓硬质管内壁直径的刻度尺,安装块(7)下部后侧设有第一滑杆(8),第一滑杆(8)与安装块(7)之间滑动式设有滑块(10),滑块(10)底部后侧与第一滑杆(8)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滑块(10)中部左右对称转动式设有摆杆(11),安装块(7)下部内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滑杆(12),第二滑杆(1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动块(13),滑动块(13)均与同侧的摆杆(11)转动式连接,滑动块(13)远离第二滑杆(12)的一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滑杆(14),第三滑杆(14)内侧均与同侧的滑动块(1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三滑杆(14)外侧均活动式设有滚珠(15),框体(2)顶部中间设有推动机构(17),旋转块(6)内侧设有驱动机构(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机构(17)包括有支柱(171)、第一距离传感器(172)、盛料块(173)、第二支架(174)和第一电动推杆(175),框体(2)顶部中间设有支柱(171),支柱(171)内侧滑动式设有盛料块(173),盛料块(173)右侧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172),框体(2)底部后侧设有第二支架(174),第二支架(174)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75),第一电动推杆(175)伸缩杆与盛料块(173)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8)包括有减速电机(181)、第一螺杆(182)、第二距离传感器(183)和压力传感器(184),旋转块(6)内侧设有减速电机(181),滑块(10)中部螺纹式连接有第一螺杆(182),第一螺杆(182)与减速电机(18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支架(174)顶部前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183),右侧的滑动块(13)靠近右侧的第三滑杆(14)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18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质管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9),限位机构(19)包括有触碰开关(191)、滑轨(192)、推动杆(193)、第三支架(194)、第二电动推杆(195)、连接块(196)、第一齿条(197)、第四支架(198)、齿轮(199)、第二齿条(1910)和第三弹簧(1911),框体(2)顶部右前侧设有触碰开关(191),盛料块(173)左右对称设有滑轨(192),滑轨(192)内侧均滑动式设有推动杆(193),盛料块(173)后侧设有第三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潘圣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