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92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及使用方法,包括若干蜂窝板,蜂窝板包括基板、软护垫、把手,基板为长方体,基板上设置有正方形阵列分布的通孔;基板下端面与软护垫粘合连接,基板上的通孔贯穿软护垫;紧邻基板一个侧面的边缘通孔与该侧面的间距为任意两紧邻通孔间距的一半,其余边缘通孔与对应侧面的距离为2 mm;基板的对立侧面设置有非对称的把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装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蜂窝板可拼接,叠加使用,既能满足液冷板的负重要求,又能满足检测点选择的高标准要求,提高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检测效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板质量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在动力电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着电池包和整车的安全问题,电池包内部的冷却系统已经从传统的风冷转换为液冷装置,液冷板的散热功率大,能够及时导出动力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避免过量温升的发生。电池包对液冷板的安装精度要求很高,因此需对液冷板的平面度进行严格检测。
[0003]在能源汽车电池包内,液冷板面积较大,处于若干电池模组之下的液冷板可相应划分成若干电芯区域,并处于负重状态,因此对液冷板在负重状态下的平面度进行可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技术中,在液冷板的电芯区域压上一定重量的负重块后,用平面度专业检具上的探针直接在液冷板的某个电芯区域取几个点测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即为该电芯区域负重状态下的平面度,其中液冷板的负重量由电芯区域的面积决定。
[0004]综上,如何提供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及使用方法,既能满足液冷板的负重要求,又便于平面度专业检具的探针定位取点进行测量,还对不同规格的液冷板具有通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及使用方法,以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包括若干蜂窝板,所述蜂窝板包括基板、软护垫、把手,所述基板为长方体,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正方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基板下端面与所述软护垫上端面重合并粘合连接,所述基板上的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软护垫;所述基板包括依次连为一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通孔中紧邻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的边缘通孔与该侧面的间距为任意两紧邻通孔间距的一半,所述通孔中紧邻所述基板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边缘通孔与对应侧面的距离为2 mm;所述基板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中心处设置有非对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0007]优选地,所述通孔直径设置为13 mm,其中任意两紧邻通孔的间距设置为50

100 mm。
[0008]优选地,单块所述蜂窝板的重量设置为5

10 kg,所述蜂窝板的长和宽设置为200

600 mm。
[0009]优选地,所述软护垫为不干胶泡棉,其厚度为5 mm。
[0010]优选地,所述基板为不锈钢板或设置防锈层的铁板。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均包括拉绳,所述拉绳两端分别系在两个
水平分开的圆环上,所述圆环焊接固定在所述基板的侧面上。
[0012]优选地,所述拉绳上套有透明硅胶软管。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液冷板的电芯区域面积确定所述蜂窝板的数量;S2、将所述数量的所述蜂窝板整齐排布于所述液冷板的电芯区域内,所述蜂窝板的软护垫端与所述液冷板上端面贴合,所述蜂窝板带把手的侧面相间隔且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正相对;拼接时,所述蜂窝板的第一侧面相贴合且紧邻贴合面两侧的边缘通孔的间距与其它任意两紧邻通孔的间距一致;叠放时,上下层所述蜂窝板的通孔一一对应重合;S3、平面度专业检具探针依次穿过所述蜂窝板上设置的通孔对所述液冷板进行测量。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设计合理,制造工艺简单,并且操作简便,既能满足大型液冷板的负重要求,又能满足高标准的平面度检测点数量和间距要求。
[0015]2、使用便捷,适用于多种平面度专用检具,满足多种规格的测量点选择,本专利技术中蜂窝板上通孔的直径优选尺寸适用于已知的任何平面度专用检具上的探针,通孔与通孔的优选间距满足一般测量点的间距要求,也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挑孔测量。
[0016]3、提高检测效率,使用灵活性高,能根据液冷板电芯区域的面积对蜂窝板进行拼接及叠加,满足负重要求,因此对不同类型的液冷板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批量的同一种液冷板,确定好蜂窝板的拼接、叠加方式以及其上所需用到的通孔检测点后,便可开启快速检测模式,无需对每块液冷板花费时间确定检测点。
[0017]4、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蜂窝板两侧安装错位设置的把手,不仅取放方便,而且能有效避免相邻两块蜂窝板把手相互干涉;单块蜂窝板的重量及长宽尺寸的优选值便于人工搬运;蜂窝板上设置有安全可靠软护垫层,可有效避免蜂窝板对液冷板造成刮伤或撞伤,影响产品质量,减轻操作人员心理压力;还能实现新能源液冷板平面度在线检测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蜂窝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蜂窝板;11、基板;12、通孔;13、软护垫;14、第一把手;15、第二把手;2、液冷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包括若干蜂窝板1,蜂窝板1包括基板11、软护垫13、把手,基板11为长方体,基板11上设置有正方形阵列分布的通孔12;基板11下端面与软护垫13上端面重合并粘合连接,基板11上的通孔12贯穿软护垫13;基板11包括依次
连为一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通孔12中紧邻基板11的第一侧面的边缘通孔与该侧面的间距为任意两紧邻通孔间距的一半,通孔12中紧邻基板11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边缘通孔与对应侧面的距离为2 mm;基板11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中心处设置有非对称的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
[0021]进一步地,蜂窝板1上的通孔12的直径设置优选为13 mm,其中任意两紧邻通孔的间距设置优选为50

100 mm,通孔的直径大于已知的任何平面度专用检具上的探针的直径,因此对不同平面度专用检具具有通用性;将通孔间距设置为50

100 mm可满足一般检测需要,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挑选所需通孔作为检测点进行检测。
[0022]进一步地,单块蜂窝板1的重量设置优选为5

10 Kg,蜂窝板1的长和宽设置优选为200

600 mm,经长期反复实践,确定蜂窝板的重量和尺寸设置在上述优选值范围内,便于人工搬运。
[0023]进一步地,蜂窝板1上的软护垫13优选为不干胶泡棉,其厚度为5 mm,泡棉具有支撑稳定,减震效果好,压缩永久变形及应力松弛损失小等优点,经久耐用,防护垫可避免蜂窝板上的基板对液冷板造成由于直接接触引起的刮伤或撞伤损害,5mm的厚度足以满足防护要求。
[0024]进一步地,蜂窝板1上的基板11优选为不锈钢板或设置防锈层的铁板,不锈钢板和铁板的密度在7

8 g/cm3间,由其制成的蜂窝板不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蜂窝板(1),所述蜂窝板(1)包括基板(11)、软护垫(13)、把手,所述基板(11)为长方体,所述基板(11)上设置有正方形阵列分布的通孔(12);所述基板(11)下端面与所述软护垫(13)上端面重合并粘合连接,所述基板(11)上的所述通孔(12)贯穿所述软护垫(13);所述基板(11)包括依次连为一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通孔(12)中紧邻所述基板(11)的第一侧面的边缘通孔与该侧面的间距为任意两紧邻通孔间距的一半,所述通孔(12)中紧邻所述基板(11)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的边缘通孔与对应侧面的距离为2 mm;所述基板(11)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中心处设置有非对称的第一把手(14)和第二把手(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直径设置为13 mm,其中任意两紧邻通孔的间距设置为50
ꢀ‑
100 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蜂窝板(1)的重量设置为5

10 kg,所述蜂窝板(1)的长和宽设置为200

600 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平面度测量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飞荣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