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50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为一种高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辅材准备、涂布、辊压、冲切、烘烤、电池组装以及测试;其中,涂布为将浆料涂布于集流体上形成极片,将涂布好的极片放入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检测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7201

2018》,对纽扣电池组装所需的各个部件,原辅材料进行预处理,处理后按照电池制作的相应工序进行制作电池。最后进行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以及首次充放电效率的测试。但是目前的针对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其极片的风干以及烘干时间较长,从而工作效率低下,另外目前的池封装为正极壳在下的正装方式,其检测稳定性较差,无法保证电池结果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它针对Nimol%含量>50%的样品的检测方法进行的调整,提高了检测稳定性以及检测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辅材准备,将负极壳、正极壳、垫片、弹片、隔离膜进行预处理,并准备含镍钴锰酸锂的浆料;
[0006]S2涂布,将浆料涂布于集流体上形成极片,将涂布好的极片放入120

130℃鼓风干燥箱中,烘干20min以上;
[0007]S3辊压,将极片通过辊压机进行辊压;
[0008]S4冲切,将辊压后的极片通过刀模进行冲切,形成圆片;
[0009]S5烘烤,将装有圆片的纸包用玻璃板和夹子夹住,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其中,烘烤温度为83

85℃,压力低于

0.08MPa,烘烤时间50

70min;
[0010]S6电池组装,按照由下至上包括按照负极壳

极片

电解液

隔膜

电解液

锂片

垫片

垫片

弹片

正极壳排列,并扣压封口;
[0011]S7测试,将电池放入电池测试仪中测试放电比容量与首次充放电效率。
[0012]进一步的,S1辅材准备中,负极壳、正极壳、垫片、弹片的处理如下,使用无水乙醇超声至少30min,去除各部件间的油污;再使用60℃以上烘箱烘烤至少2h,去除各部件的水分,转入手套箱中备用。
[0013]其中,S1辅材准备中,隔离膜使用50

75℃烘箱烘烤至少2h,去除隔离膜中的含水量,转入手套箱中备用。
[0014]其中,S1辅材准备中,浆料准备,按照重量比计,每百分浆料中,含有胶水2

3份,导电碳1.5

3份,余量镍钴锰酸锂;称量放于同一搅拌罐中,配料全过程处于露点

35℃以下的环境中进行;之后使用脱泡搅拌机,850r/min转1min,再按照2000r/min转12min的工艺参数进行搅拌,搅拌全过程处于露点

35℃以下的环境中进行;胶水的制备方案为:按照重量比计,聚偏二氟乙烯:N

甲基吡咯烷酮=1:28

32的比例搅拌至无明显颗粒物,配制过程处于
露点

35℃以下的环境中进行。
[0015]进一步的,S2涂布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6]S2.1玻璃板清洁:在涂布台面上平放玻璃板,用沾有酒精的无尘纸清洁玻璃板;
[0017]S2.2集流体裁剪:沿集流体卷横向裁剪集流体,长度300mm;
[0018]S2.3集流体玻璃板准备:首先在玻璃板中央撒上些许无水乙醇,将集流体平铺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注意毛面朝上,然后用无尘纸往一个方向挤压,使集流体紧贴在玻璃板上,无气泡残留;
[0019]S2.4浆料涂布:将涂布刮刀置于集流体一端,将搅拌罐中经过搅拌的浆料加入涂布刮刀中,手指按压集流体两端,启动半自动涂覆机,以20mm/s匀速水平拖动涂抹器,使之在集流体上形成厚度均匀的涂膜;
[0020]S2.5极片干燥:将涂布好的极片迅速、平整的放入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0021]进一步的,S3辊压的具体步骤为,调节辊压机压力,使实时压力与设定压力差值不超过0.5T,将极片缓慢推入滚轴内,极片的压实密度应在3.4~3.5g/cm2。
[0022]进一步的,S4冲切的具体步骤为,将极片有涂膜面朝上,用称量纸盖住后冲切,用直径14mm的刀模冲切极片,每个样品称量4个圆片,其中极片间的重量极差不可大于0.5mg。
[0023]进一步的,S6电池组装的具体参数为,按照由下至上包括按照负极壳

极片

电解液

隔膜

电解液

锂片

垫片

垫片

弹片

正极壳排列,其中电解液的70μL;将组装完的电池负极壳朝上放入压扣机凹槽内,设置封口压力为600kg/cm2,保压3s,完成电池的封口。
[0024]较之前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1、本专利技术改进了电池测试前的制作工艺,缩短了极片的烘烤时间,大大高工作效率。
[0026]2、专利技术采用反装方式,结合封口压力控制,大大提高检测稳定性,保证电池结果的一致性。
[0027]3、在检测时,同一极片样品组装4个电池,电池放电比容量极差<1mAh/g。
[0028]4、明确电池制作流程管控,放置样品吸水造成检测结果异常,保证检测结果稳定性。
[0029]5、基于国标基础,给出电池各个结构摆放位置及封口工艺参数,提高检测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31]图2为极片(冲切后的圆片)烘烤的示意图;
[0032]图3为电池组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
[0034]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35]S1辅材准备,将负极壳、正极壳、垫片、弹片、隔离膜进行预处理,并准备含镍钴锰酸锂的浆料;
[0036]其中,S1辅材准备中,负极壳、正极壳、垫片、弹片的处理如下,使用无水乙醇超声
30min,去除各部件间的油污;使用60℃烘箱烘烤2h,去除各部件的水分,转入手套箱中备用。
[0037]S1辅材准备中,隔离膜使用50℃烘箱烘烤2h,去除隔离膜中的含水量,转入手套箱中备用。
[0038]S1辅材准备中,浆料准备,按照重量比计,NCM(镍钴锰酸锂):SP(导电碳):胶水=96.5:1.5:2,称量放于同一搅拌罐中,配料全过程处于露点

35℃以下的环境中进行;之后使用脱泡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辅材准备,将负极壳、正极壳、垫片、弹片、隔离膜进行预处理,并准备含镍钴锰酸锂的浆料;S2涂布,将浆料涂布于集流体上形成极片,将涂布好的极片放入120

130℃鼓风干燥箱中,烘干20min以上;S3辊压,将极片通过辊压机进行辊压;S4冲切,将辊压后的极片通过刀模进行冲切,形成圆片;S5烘烤,将装有圆片的纸包用玻璃板和夹子夹住,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其中,烘烤温度为85

100℃,压力低于

0.08MPa,烘烤时间60

120min;S6电池组装,按照由下至上包括按照负极壳

极片

电解液

隔膜

电解液

锂片

垫片

垫片

弹片

正极壳排列,并扣压封口;S7测试,将电池放入电池测试仪中测试放电比容量与首次充放电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辅材准备中,负极壳、正极壳、垫片、弹片的处理如下,使用无水乙醇超声至少30min,去除各部件间的油污;再使用60℃以上烘箱烘烤至少2h,去除各部件的水分,转入手套箱中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辅材准备中,隔离膜使用50

75℃烘箱烘烤至少2h,去除隔离膜中的含水量,转入手套箱中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辅材准备中,浆料准备,按照重量比计,每百分浆料中,含有胶水2

3份,导电碳1.5

3份,余量镍钴锰酸锂;称量放于同一搅拌罐中,配料全过程处于露点

35℃以下的环境中进行;之后使用脱泡搅拌机,先按照850r/min转1min,再按照2000r/min转12min的工艺参数进行搅拌;搅拌全过程处于露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罗增亮陈焘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