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1249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将布料在银纳米线溶液中浸泡制备导电布料,(2)将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得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3)将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丝印于步骤(1)的导电布料表面,然后于潮湿环境中静置使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上下分层,得到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出单次印刷同时获得两层薄膜的液相“自分层”策略,使轻质有机相浮于重质水相之上干燥后即可同时得到两层薄膜,工艺简单高效,且电致变色面料实际结构仅为3层,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
,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技术的发展极大得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物品的外观颜色,同时达到节能、遮光、美化和信息显示等诸多效果。电致变色的原理在于:通过电场调控材料自身氧化还原状态,材料核心原子的电子云形状发生改变,光子穿过这些材料时被选择性吸收,从而引起颜色变化。
[0003]传统电致变色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窗、汽车挡风玻璃、汽车后视镜、被动显示、电子标签、太阳眼镜等诸多领域。在这些应用场景中,电致变色器件通常被设计成一个叠层(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输层、离子存储层、导电层)器件结构,根据衬底材质柔韧性不同而又可以分为刚性电致变色器件和柔性电致变色器件。
[0004]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装成为人们时尚潮流的选择。电致变色技术的推广有望给时尚服装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已有的玻璃电致变色技术基本无法很好地迁移应用于已有的服装,存在服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布料在银纳米线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水清洗,再置于银纳米线溶液中重复浸泡和清洗的操作多次,干燥,得到导电布料;(2)将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得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3)将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丝印于步骤(1)的导电布料表面,然后于潮湿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使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上下分层,形成界面,得到电致变色印染层,干燥后,得到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摩尔比为1:1~1.5:1;所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中,水相电致变色材料的浓度为0.01~0.05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相电致变色材料为钨多金属氧酸盐和钼多金属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乙撑二氧噻吩及其衍生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银纳米线溶液中银固含量为10~15wt.%,银纳米线的平均线长30~50μm,平均线径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祎洵张观广宁洪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