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茼蒿收获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茼蒿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茼蒿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茎叶嫩时可以收获食用,富含丰富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药用价值极大,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目前依旧采用人工割收为主,主要是因为茼蒿菜的根茎较矮、上茎叶柔软,在成熟时收获出现切割后易倒伏、不整齐等难以实现有序切割和整理收集的问题。
[0003]目前针对蒿类茎叶菜的收获方法,现有技术中一种芦蒿收割机,设计了一种集芦蒿收割,去叶和废叶分离于一体的机器,解决了芦蒿茎叶分离和收获的难题;另一现有技术一种拖拉机驱动芦蒿收割机,采用立式收获的方式,实现了芦蒿的有序收割并排列至隔板收获箱中。以上专利技术针对蒿类茎叶菜的切割、输送、去叶等收获流程提出了方法和设计,但对于根茎较矮、上茎叶柔软的茼蒿菜,在成熟时收获出现的切割后易倒伏、不整齐等难以实现有序切割和整理收集的问题,现阶段还并没有一种收获机械可以很好的适应茼蒿收割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茼蒿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禾喂入装置(1)、拨禾装置(2)、收集装置(3)、纵向输送装置(4)、横向输送装置(5)、往复式切割装置(6)、操控装置(9)、行走装置(10)、机架(11)、割台托板(14)和驱动机构;所述分禾喂入装置(1)安装在割台托板(14)的前端,拨禾装置(2)安装在割台托板(14)上,且位于分禾喂入装置(1)后方,往复式切割装置(6)安装在拨禾装置(2)的后下方;所述横向输送装置(5)安装在往复式切割装置(6)的上方,横向输送装置(5)的前端与割台托板(14)连接;所述纵向输送装置(4)位于横向输送装置(5)的一侧,纵向输送装置(4)的下端安装在割台托板(14)上,上端与机架(11)连接;所述收集装置(3)放置在机架(11)上、且位于纵向输送装置(4)的后方,所述行走装置(10)安装在机架(11)下方,所述操控装置(9)安装在机架(11)上;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横向输送装置(5)、纵向输送装置(4)、拨禾装置(2)和分禾喂入装置(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茼蒿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喂入装置(1)包括分禾器(101)、回转式传动带(102)、驱动轮(103)、夹苗板(104)、带轮(105)、带轮托板(106)、齿轮(107)、蜗杆(108)、中间齿轮(109)、回转轴带轮(110)和回转轴(111);所述割台托板(14)的前端设有多个分禾器(101),相邻的两个分禾器(101)之间设有两个平行安装的回转式传动带(102),回转式传动带(102)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夹苗板(104),回转式传动带(102)的一端设有驱动轮(103),另一端设有带轮(105),驱动轮(103)安装在带轮托板(106)上,带轮托板(106)安装在割台托板(14)上,齿轮(107)同轴安装在驱动轮(103)正下方且与蜗杆(108)一端啮合,中间齿轮(109)安装在回转轴(111)上,中间齿轮(109)与蜗杆(108)另一端啮合;所述回转轴带轮(110)安装在回转轴(111)的两端,回转轴带轮(110)与拨禾装置(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茼蒿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禾装置(2)包括连接杆(201)、中心转动轴(202)、左侧挡板(203)、右侧挡板(204)、拨禾板(205)和拨禾轮支撑杆(206);所述中心转动轴(202)的一端与左侧挡板(203)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挡板(204)连接,拨禾板(205)通过连接杆(201)安装在左侧挡板(203)和右侧挡板(204)之间并与中心转动轴(202)平行,左侧挡板(203)和右侧挡板(204)分别通过拨禾轮支撑杆(206)安装在割台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忠,王浩杨,刘思凡,张彪,顾新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