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234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属于仿真模型创建技术领域,现有的仿真模型在创建过程中,因内部未设置较好的错误点追溯节点,外部人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整个模型进行整理查看,对参数进行修改,此种方式过于消耗时间,同时效率较低,通过对模型进行创建时,预先对模型内部的多个小回路模型进行创建,在创建过程中,确保每个小回路模型都创建无误,再对整体模型进行整合创建,小回路模型创建有误时,直接分配到对应的专业人员,对小回路模型内部的参数数据进行更改,此种创建模型的方式效果较高,同时也能快速找到错误点,便于外部人员对其进行快速修改,不会影响创建速率,达到较好的模型创建效果。达到较好的模型创建效果。达到较好的模型创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真模型创建
,具体是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仿真模型是指研究仿真对象而制成的各种模型,如被仿真对象的物理模型或适于计算处理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用于物理仿真,数学模型用于数学仿真,二者的结合用于半实物仿真,在数学仿真中,系统的数学模型必须改写成仿真模型后,才能编写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上机运行,数学模型是系统的一次近似模型,仿真模型则是二次近似模型。
[0003]为了满足运载火箭及航天器产品研制复杂的学科建设需求,需要建设多专业多学科仿真设计协同平台,在火箭产品的各个阶段,利用仿真工具和手段,开展火箭性能模拟和优化改进,提供产品设计的可靠度和精度,但现有的仿真模型在创建过程中,因内部未设置较好的错误点追溯节点,导致仿真模型一旦出现运行错误时,外部人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整个模型进行整理查看,对参数进行修改,此种方式过于消耗时间,同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步模型创建端、小回路系统模型、参数数据库以及数据流定义处理端;初步模型创建端用于对顶层系统初步模型进行创建,通过登录AWC网页客户端,创建系统整体模型对象;小回路系统模型用于对系统内部多个小回路模型进行创建,通过AWC网页客户端中打开创建好的系统模型,进入全局参数创建界面,点击添加小回路模型,创建全局参数对象,其中参数由参数数据库提供;参数数据库内部存储有创建模型所用的多组数据,其中数据用于对小回路系统模型的创建工作;数据流定义处理端用于对小回路系统模型所使用的创建数据进行定义值计算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小回路系统模型所使用的数据分别为气动数据、弹道数据、制导数据以及载荷数据,且小回路系统模型在进行模型创建时,通过与专业人员数据库的连通作用,将对应的专业人员与小回路系统模型进行匹配,并标记上对应的专业人员编号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流定义处理端对小回路系统模型所使用的创建数据进行计算处理的方式如下:S1、将气动数据进行提取并标记为Q,弹道数据标记为D,制导数据标记为Z,载荷数据标记为H;S2、采用计算公式其中δ为修正因子,取值为1.5623894;S3、数据流定义处理端将计算得出的定义值DY通过数据比对端与原始储存数据进行比对,数据比对端内部设置有阈值区间,所计算得出的定义值通过与阈值区间内部区间值进行比对,当定义值DY不属于阈值区间内部区间值时,则直接将定义值DY发送至数值追溯端内;S4、所计算得出的定义值属于阈值区间时,通过数据流定义处理端将定义值DY发送至小回路APP匹配端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AWC的多学科快读系统仿真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数值追溯端对标上专业人员编号戳的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并将所创建的小回路系统模型输送至专业人员数据库中,专业人员数据库直接将出错的小系统模型输送至设备终端内,外部专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军赵岚阴向阳邓双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