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11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为了解决只限于软基变电站地质变形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变电站的地质情况和基础资料,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S2:获取岩土体参数、边界条件,分析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应变分布特征,确定变形控制值;S3:建立变电站地基沉降变形与变形影响因素的预测数学模型;S4:根据变形控制值发布风险预警,根据预测数学模型预测变电站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所有地基变电站地质变形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并可以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排序变形影响因素,从而得到最优控制措施。从而得到最优控制措施。从而得到最优控制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网变电站数量大、分布广,变电站地基的变形程度直接影响到变电站地网安全运行,严重变形时将影响到变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安全。尽管在前期电力建设时对变电站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勘察,但是因建设用地的限制无法完全避开地质隐患点。变电站软基过大、过快或相对不均匀的地质形变会影响到变电站内一次和二次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众多关键设备面临失地的危险,这将严重威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已有多个变电站接地网下沉或变形的事故发生。
[0003]因此,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地基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成果评估地质环境的变形程度,这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地基的变形监测属于工程测量领域,目前一般采用传统光学测量方法如水准仪进行沉降监测,采用全站仪同时进行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也可以采用静力水准仪进行沉降监测。但是,光学测量一般需要人工操作,因视线容易被遮挡在变电站难以实施自动化监测,而且光学方法在夜晚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变电站的地质情况和基础资料,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S2:获取岩土体参数、边界条件,分析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应变分布特征,确定变形控制值;S3:建立变电站地基沉降变形与变形影响因素的预测数学模型;S4:根据变形控制值发布风险预警,根据预测数学模型预测变电站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获取变电站的地质情况和基础资料包括以下步骤:S11:收集分析变电站的地质情况和基础设计资料;S12:确定变电站地基的地质特征,建立三维地质模型;S13:建立变电站荷载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所述分析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包括以下步骤:S21:基于三维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计算;S22:分析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应变分布特征,评价变电站边坡稳定性:;S23: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选择变形较大的点作为关键的地质变形监测控制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所述选择变形较大的点作为关键的地质变形监测控制点包括以下步骤:S231:不同工况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变电站地基三维地质变形位移及应力图;S232:结合变电站基础的岩土类型、变形特征和赋存条件,选择监测控制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确定变形控制值包括以下步骤:S23: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不同工况下边坡的最大位移,确定变电站地基在可能的极限荷载条件下的变形控制值;S24:根据变形控制值构建风险分析标准,建立预警体系。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地质基础变形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坊王寅杨建华游亦强王瑜曾璧环厉益淼潘益伟张瑞杨德栋葛慧聪李云龙傅广港胡红霖吴旭鹏郑健睿强京薛树梦吴松池曦锵杨马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