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08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有全新的外观设计性。车辆用灯具(100)具备:光源(23);壳体(30),其在内部具备光源(23);以及外透镜(10),其与壳体(30)一起划分形成灯室,在外透镜(10)的外表面的、至少在车身外部露出的部分整体具备半透光性金属层(12)。整体具备半透光性金属层(12)。整体具备半透光性金属层(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外置地安装于卡车、出租车、公交车等车辆上的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外置地安装于卡车等上的车辆用灯具,已知有侧标志灯。通常,侧标志灯具备壳体、光源单元和炮弹形状的外透镜,具有在夜间点亮以表示车宽这样的标识灯的功能。
[0003]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侧标志灯中,虽然在壳体的附近具备环状的反射体,但外透镜是一般的透明或功能色的透镜,存在白天的非点亮时的外观没有变化这样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1553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因此,希望开发一种确保夜间的点亮时的被视觉辨认性并且在白天的非点亮时具有与一般的外透镜不同的外观的全新的车辆用灯具。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全新的外观设计性的车辆用灯具。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壳体,其在内部具备所述光源;以及外透镜,其与所述壳体一起划分形成灯室,在所述外透镜的外表面的、至少在车身的外部露出的部分整体具备半透光性金属层。
[0012]在上述方式中,由于在外透镜的外表面形成有半透光性金属层(半透半反镜蒸镀膜),因此非点亮时给人以像镜面的装饰品那样的感觉,由于点亮时作为照明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提供在点亮时作为外观设计的意外性。另外,由于在外透镜的外表面直接形成有半透光性金属层,因此能够实现以往的车辆用灯具所没有的、电镀那样的令人有印象的外观。另外,由于不进一步具备保护罩,因此能够减少成本。
[0013]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外透镜具有使得所述灯室向前方突出的形状,所述外透镜被安装为从所述车身露出。
[0014]若这样构成,则在夜间的非点亮时,由于对来自其他车辆的照明光进行反射,因此即使在非点亮时也能确保被视觉辨认性。
[0015]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优选为,在所述外透镜的内表面形成有光学台阶。
[0016]若这样构成,则在非点亮时具有镜面的外观,仅在点亮时能够视觉辨认由光学台阶所形成纹路,因此外观的变化较大,能够给需求者更全新的印象。
[0017]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外透镜由有色的透明材料构成。
[0018]若这样构成,则在非点亮时具有镜面(金属色)的外观,在点亮时发出有色的光,因此外观的变化较大,能够给需求者更全新的印象。
[0019]另外,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优选为,所述外透镜在外表面整体具备所述半透光性金属层。
[0020]若这样构成,则在非点亮时,灯具整体具有一体的镜面的外观,乍一看之下不像灯具而能够给予更全新的印象。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根据上述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全新的外观设计性的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作为侧标志灯安装于卡车上的状态的图。
[0024]图2是该车辆用灯具的、包括安装板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3是该车辆用灯具的俯视图。
[0026]图4是该车辆用灯具的沿着图3的线IV

IV剖切的剖视图。
[0027]图5是表示该车辆用灯具的非点亮时以及点亮时的状态的照片。
[0028]图6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作为装饰灯安装于车辆上的状态的图。
[0029]图7中的(A)是该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图7中的(B)是沿着图7中的(A)的B

B线剖切的该车辆用灯具的剖视图。
[0030]图8是沿着该车辆用灯具的图7中的(A)的线VIII

VIII剖切的剖视图。
[0031]图9是该车辆用灯具的、包括安装板的分解立体图。
[0032]图10是表示该车辆用灯具的非点亮时以及点亮时的状态的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2:卡车(车辆);
[0035]5:车辆;
[0036]100:车辆用灯具;
[0037]10:外透镜;
[0038]12:半透光性金属层;
[0039]13:光学台阶;
[0040]14:光学台阶;
[0041]23:LED光源(光源);
[0042]30:壳体;
[0043]200:车辆用灯具;
[0044]210:外透镜;
[0045]212:半透光性金属层;
[0046]213:光学台阶;
[0047]223:LED光源(光源);
[0048]23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一边参照表示实施例的附图一边说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专利技术而是示例,实施方式所记述的特征、其组合未必全部都是专利技术的本质性的内容。对各附图所示的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标注相同的名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剖视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适当省略在剖面的内侧看得到的构件。
[0050]另外,为了易于说明而将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比例尺、形状权宜性地进行了设定,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不作限定性的解释。
[0051](实施例1)
[0052]作为实施例1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卡车2的侧标志灯。如图1所示,车辆用灯具100以从车身露出的方式经由安装板3安装于卡车2的外部的两侧(其中仅图示左侧)。或者,也可以直接安装于车身。
[0053]如图2~4所示,作为概略,车辆用灯具100具备外透镜10、光源单元20和壳体30。
[0054]外透镜10例如由黄色透明的树脂构成。作为外透镜10的材料优选使用无色或有色的丙烯酸树脂(PMMA)、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树脂。另外,作为外透镜10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无色或有色的透光性树脂。
[0055]外透镜10具有从壳体30向前方突出并在后方开口的炮弹形状。
[0056]壳体30由聚丙烯、聚乙烯等不透明的树脂构成,具有在外周具有壁部的圆盘形状。通过以壳体30封堵外透镜10的开口而划分形成车辆用灯具100的灯室。其结果是,灯室成为向前方突出的形状。
[0057]如图2所示,壳体30具有与外透镜10的开口部的外径相等的直径的圆盘形状,在外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外周壁30a。在壳体30的中央部,蜘蛛网状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肋31来增强壳体30的强度。
[0058]另外,在壳体30的中央部,有供配线导线34穿过的孔37开口。另外,在比壳体30的外周部稍靠内侧的位置,以沿径向对置的方式有供后述的安装螺钉26穿过的左右两个螺钉孔35开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光源;壳体,其在内部具备所述光源;以及外透镜,其与所述壳体一起划分形成灯室,在所述外透镜的外表面的、至少在车身的外部露出的部分整体具备半透光性金属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透镜具有使得所述灯室向前方突出的形状,所述外透镜被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林道彦石川进高田阳平中林政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