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08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端子(1),特别是NanoMQS端子(1),优选用于汽车行业的接触构件(1)或接触装置(1),其具有:接触部(10)、过渡部(40)和连接器部(50),接触部(10)包括长形的锁定杆(110),用于将端子(1)锁定在电连接器(0)的连接器外壳中,且过渡部(40)具有次级闩锁(300),其具有次级闩锁装置(302),用于将端子(1)闩锁在连接器外壳中,锁定杆(110)远离其与接触部(10)的附加来建立,使得其轴向地附加地固定在接触部(10)中,和/或端子(1)的侧壁(11,13)通过次级闩锁装置(302)中的周向连接(312,332)闭合。闭合。闭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端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端子,特别是NanoMQS端子,优选是用于汽车行业的接触构件或接触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选用于汽车行业的电气实体。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气行业(电子、电气工程、电力、电能技术)中,已知大量的电连接器构件或连接器装置;插座、针脚和/或混合连接器,等等——在下文中称为(电)连接器(也称为配合连接器),其用于以大范围的电流、电压、频率和/或数据速率来传输电流、电压、信号和/或数据。在低、中或高电压和/或电流范围内,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中,此类连接器必须确保在受机械应力、温暖、可能很热、受污染、潮湿和/或具有化学腐蚀性的环境中,能够持久性地、重复地和/或在相对较长时间或短时间不活动后传输电力、信号和/或数据。由于广泛的应用,大量特殊设计的连接器是已知的。
[0003]这样的连接器,以及在适用条件下与其相关联的外壳(例如在连接器构件或连接器装置的情况下)或更高级别的外壳(例如在连接器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附接至电线、电缆、电缆线束等——下文称为预组装(电气)线缆(也称为:电气实体)——或在电气装置或构件处/中,例如在电力(电气)、光电或电子部件或对应的聚合体(电气实体)的外壳、引线框架、电路板处/上,等等。
[0004]如果连接器(具有/不具有外壳)位于电线、电缆或电缆线束上,这也称为飞行(插接)连接器或者插头、插座或联接器;如果它位于电气、光电或电子部件、聚合体等处/中,这也称为连接器装置,例如(内置/安装)连接器、(内置/安装)插头或(内置/安装)插座。此外,此类装置处的连接器通常被称为(插头)容座、针脚头座、针脚带或头座。在电力工程(在电网内产生、转换、储存和输送高压电流,优选采用三相高压输电)的背景下,在这里谈到电缆配件是因为它们的结构相对复杂。
[0005]这种连接器必须确保正确的电力传输,其中相互对应和部分互补的连接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通常具有锁定装置和/或紧固装置,用于将连接器永久但通常可释放地锁定和/或紧固在配合连接器处/中,反之亦然。另外,用于连接器的电连接装置,例如包括或至少具有必须被牢固地保持在其中的:实际的接触构件(端子;通常在材料上单件地或一体地制成,例如(压接)接触元件等)或接触装置(端子;通常为具有若干或两个部分的单件,或在材料上为单件地,例如(压接)接触装置)。
[0006]一直在努力改进电连接器,使它们更小,和/或以更便宜的方式设计它们。这里,电缆和/或相关端子的横截面也不会阻止推进的小型化。因此,正在努力减小电缆及其端子的尺寸,以减少安装空间量,以便在给定最大载流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令人满意地利用线路截面,并且以便节省资源,特别是铜。此外,小型化导致所需的重量减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指定一种小型但鲁棒的端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来实现:电端子,特别是NanoMQS端子(MQS:Micro Quadlok System),优选用于汽车行业的接触构件或接触装置(见上文);以及优选用于汽车行业的电气实体。根据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将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发展、附加特征和/或优点。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端子包括电机接触部和/或机电过渡部和/或电机连接器部,接触部具有长形的锁定杆,用于将端子锁定在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中,和/或过渡部包括具有次级闩锁装置的次级闩锁,用于将端子闩锁在连接器外壳中,锁定杆远离其到接触部的附接被建立,使得其轴向地附加地固定在接触部中,和/或端子的侧壁通过次级闩锁装置中的周向连接被闭合。
[0009]锁定杆可以通过连接轴向地附加地固定,该连接是机械的和/或在材料方面是单件的。这里,机械连接可以配置为专用机械连接。材料方面的单件连接例如是焊接(焊接点)、软焊连接或粘接。附加的轴向固定可以在端子的正好一个、至少一个或两个轴向方向上有效。附加的轴向固定可以建立在接触部中,使得其与锁定杆与接触部的附接相对。这里,附加的轴向固定优选地建立为相对于锁定杆的附接在端子的横向方向上相对。当然可以使用锁定杆的两个轴向锁定(锁定杆与接触部的附接,以及附加的轴向固定)的轴向偏移。
[0010]结果,对于在小型化端子上的相关加载方向,相对于锁定杆的固定力(第一接触固定),端子具有高稳定性,且在次级闩锁的区域中(第二接触固定的插接方向:从右、上或左),端子具有高稳定性。通过接触部中的锁定杆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附加的轴向固定和次级闩锁装置的侧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周向连接,显著地增加了端子的抵抗力。关于制造要求,可以快速且可靠地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端子和所述两个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当然可以仅在端子上/中设置两个区域之一。
[0011]锁定杆可以设置在接触部中,使得其通过机械轴向锁定轴向地附加地固定。机械轴向锁定可以配置为将锁定杆闩锁、锁定或拘束至接触部。机械轴向锁定可以通过和/或借助于接触部的壁的来设置。这里,轴向锁定可能受到游隙的显著影响(间隙配合),或可能不受接触部中的游隙的影响(过渡配合、过尺寸配合)。
[0012]机械轴向锁定可以具有彼此接合的两个锁定构件。锁定构件可以配置为锁定凹部和锁定凸耳。锁定凹部和锁定凸耳可以具有部分互补的配置。这里,锁定凹部可以建立在锁定杆中或接触部中或接触部的壁中,且锁定凸耳可以建立在接触部或接触部的壁或锁定杆的壁处/中。这里,壁可以是端子的侧壁,或者壁可以设置为位于锁定杆与端子的实际接触室之间的端子的中间壁。
[0013]加强装置可以相对于锁定凹部相邻地设置。这里,加强装置可以特别配置为加强珠或加强冲压部分。加强装置可以形成锁定凹部的边缘。加强装置可以在端子的拉出方向上设置在锁定凹部的前方。这里,拉出方向(拖出方向)是这样的方向,在该方向上,拉动作用施加在连接至端子的电线上,以将端子从连接器外壳(无意地)拉出。
[0014]次级闩锁装置可以建立为过渡部中的闩锁盒。闩锁盒例如通过它在端子的内部具有腔而被区分。这里,腔限定为使得它不包括过渡部的或端子的材料。这种类型的闩锁盒可以简单地建立在端子中。闩锁盒中的腔可以是除了闩锁盒的收缩部分以外,大于或等于过渡部的片材金属厚度。闩锁盒中的这种类型的收缩部分可以例如配置为加强装置。闩锁盒
可以具有加强装置,特别是加强珠或加强冲压部分。以假阳性方式插接到连接器外壳中的端子可以由工人或机器由于拉伸闩锁盒而令人满意地检测到。
[0015]次级闩锁装置可以具有两个周向部,它们在端子的周向方向上朝向彼此弯曲。相应的周向部可以配置在端子的侧壁的外部。两个周向部可以通过周向连接在其自由周向部上被连接,周向连接是机械的和/或在材料方面是单件的。这里,机械连接可以配置为专用机械连接。在材料方面是单件的连接例如是焊接(焊接点)、软焊连接或粘接。周向连接可以在端子的正好一个、至少一个或两个周向方向上有效。周向连接可以在过渡部中的侧面区域中设置在端子的横向方向上。
[0016]两个周向部可以通过插接连接在其自由周向端部部分上彼此插接。这里,周向插接连接可以在至少一个、正好一个或两个周向方向上、轴向方向上和/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端子(1),特别是NanoMQS端子(1),优选地是用于汽车行业的接触构件(1)或接触装置(1),具有:接触部(10)、过渡部(40)和连接器部(50),所述接触部(10)包括长形的锁定杆(110),用于将所述端子(1)锁定在电连接器(0)的连接器外壳中,所述过渡部(40)包括次级闩锁(300),所述次级闩锁具有次级闩锁装置(302),用于将所述端子(1)闩锁在所述连接器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110)远离所述锁定杆与所述接触部(10)的附接而被建立,使得所述锁定杆轴向地附加地固定在所述接触部(10)中,和/或所述端子(1)的侧壁(11,13)通过所述次级闩锁装置(302)中的周向连接(312,332)而被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110)通过连接被轴向地附加地固定,所述连接是机械的和/或在材料方面是单件的,所述附加的轴向固定在所述端子(1)的正好一个、至少一个或两个轴向方向(Ar)上有效,和/或所述附加的轴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接触部(10)中,使得所述附加的轴向固定与所述锁定杆(110)到所述接触部(10)的附接相对。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110)能够建立在所述接触部(10)中,使得所述锁定杆通过机械轴向锁定(120,121)轴向地附加地固定,所述机械轴向锁定(120,121)配置为将所述锁定杆(110)闩锁、锁定或拘束至所述接触部(10),和/或所述机械轴向锁定(120,121)通过和/或借助于所述接触部(10)的壁(13,14)建立。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轴向锁定(120,121)具有彼此接合的两个锁定构件(120,121),所述锁定构件(120,121)配置为锁定凹部(120)和锁定凸耳(121),和/或所述锁定凹部(120)和所述锁定凸耳(121)具有部分互补的配置。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锁定凹部(120)相邻地建立加强装置(124),所述加强装置(124)形成所述锁定凹部(120)的边缘,和/或所述加强装置(124)在所述端子(1)的拉出方向上建立在所述锁定凹部(120)的前方。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闩锁装置(302)建立为所述过渡部(40)中的闩锁盒(302),所述闩锁盒(302)中的腔,可能是除了所述闩锁盒(302)的收缩部分以外,大于或等于所述过渡部(40)的片材金属厚度,和/或所述闩锁盒(302)具有加强装置(334),特别是加强珠(334)或加强冲压部分。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闩锁装置(302)具有两个周向部(310,330),所述两个周向部在所述端子(1)的周向方向(Ur)上朝向彼此弯曲,
所述两个周向部(310,330)通过周向连接在所述两个周向部的自由周向部上连接,所述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莱明格J布兰特A奥特尔S拉布U莱克勒M赫特莱因F施陶芬格
申请(专利权)人: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