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93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筒形外杆,该筒形外杆为中空圆柱体,其一端设有一缺口部,该筒形外杆于该缺口部的侧面固设有一外杆夹头,该筒形外杆相对于该缺口部的另一端固设有一圆形手柄,    一圆形芯杆,该圆形芯杆穿设于该筒形外杆内,该圆形芯杆的一端为穿出端,该穿出端穿出于该筒形外杆相对于该缺口部的另一端,且该穿出端上固定设有一异形手柄,该圆形芯杆的另一端露出于该筒形外杆的缺口部,且该圆形芯杆露出于该缺口部的部分固设有一与该外杆夹头相配合的内杆夹头,    一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一端设置于该圆形手柄上,另一端设置于该异形手柄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说明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在电器生产和维修服务过程中,维修、拆散、电器时都要频繁的拔取电线插头,尤其是在计算机的生产和维修服务过程中,现有一种disk drive power interface属于power connector型(intel标准)插接头,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品、计算机、通讯仪器中的电线插头,如硬盘驱动器、光学存储驱动器等的电源连接均采用这powerconnector型插接头,为了解决运输过程中存在震动和跌落的问题,要求硬盘、光驱的电线插头的拔力标准是4至9公斤。而9公斤的力靠两个手指来完成是比较困难的,但在拔取电线插头时,电线插头与手的接触面积很小,同时机箱空间有限,且机箱内还有其它板卡,致使操作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导致拔线时如果用力不足则无法将线拔下,如果用力过大,则容易导致手碰到机箱的其他地方,造成手的磕伤、划伤,或损坏其它板卡;如果左右晃动后拔线则容易造成部件接口处损坏。使用拔线工具则可以轻易解决这些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具有以简单小巧的结构而达到安全、快捷、省力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形外杆,该筒形外杆为中空圆柱体,其一端设有一缺口部,该筒形外杆于该缺口部的侧面固设有一外杆夹头,该筒形外杆相对于该缺口部的另一端固设有一圆形手柄,一圆形芯杆,该圆形芯杆穿设于该筒形外杆内,该圆形芯杆的一端为穿出端,该穿出端穿出于该筒形外杆相对于该缺口部的另一端,且该穿出端上固定设有一异形手柄,该圆形芯杆的另一端露出于该筒形外杆的缺口部,且该圆形芯杆露出于该缺口部的部分固设有一与该外杆夹头相配合的内杆夹头,一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一端设置于该圆形手柄上,另一端设置于该异形手柄上。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内杆夹头前侧贴靠于该外杆夹头上,该内杆夹头后侧与该筒形外杆的缺口部边缘之间以该圆形芯杆的轴线为轴具有一定角度。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外杆夹头与该内杆夹头前端外侧均设有导角。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外杆夹头与该内杆夹头均为“匚”形状。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外杆夹头与该内杆夹头前端外侧均设有导角,且该外杆夹头与该内杆夹头前端开口的相对侧也都设有导角。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装置为一弹簧片。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圆形手柄相对于该弹簧片的一侧设置为平面。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异形手柄包括一头部以及一手柄,于该头部上贯穿设有一穿出孔,该圆形芯杆的穿出端穿设于该穿出孔内,且于该异形手柄的头部垂直于该圆形芯杆的轴向设有一固定孔,以一紧固螺钉穿设紧抵于该圆形芯杆的穿出端侧面。所述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特征在于于该圆形芯杆的穿出端侧面相对于该异形手柄的固定孔设有一平台,该紧固螺钉紧抵于该平台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是通过内杆夹头和外杆夹头将力施加在电线插头上,将电线的插头从电器中沿直线拔出,其确实可通过简单小巧的结构而达到安全、快捷、省力的拔取插设在电器上的电线插头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状态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圆形芯杆、异形手柄、内杆夹头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圆形芯杆与内杆夹头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圆形手柄、筒形外杆、外杆夹头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外杆夹头与内杆夹头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其可适用于拔取多种电器上的多种电线插头,本实施例是针对计算机设备的多种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电源线插头而设计,对于现有的power connector型插接头更具有良好的拔取效果,该拔取电线插头的工具包括一筒形外杆1以及一圆形芯杆2,该筒形外杆1为中空圆柱体,其一端设有一缺口部11,该筒形外杆1于该缺口部11的侧面焊接一呈“匚”形的外杆夹头6,该外杆夹头6的一侧呈水平状,该水平侧与该筒形外杆1的缺口部11一边缘111保持水平,该筒形外杆1相对于该缺口部11的另一端焊接一圆形手柄3;该圆形芯杆2穿设于该筒形外杆1内,该圆形芯杆2的一端为穿出端21,该穿出端21穿出于该筒形外杆1相对于该缺口部11的另一端,且该穿出端21上固定安装一异形手柄4,该圆形芯杆2的另一端露出于该筒形外杆1的缺口部11,且该圆形芯杆2露出于该缺口部11的部分焊接有一与该外杆夹头6相配合的内杆夹头5,该内杆夹头5同样呈“匚”形,且该外杆夹头6的水平侧贴靠于该内杆夹头5的水平侧,该内杆夹头5后侧与该筒形外杆1的缺口部11边缘112之间以该圆形芯杆2的轴线为轴具有一定角度,以供该内杆夹头5围绕该圆形芯杆2的轴线具有一定旋转空间。如图3、4所示,该异形手柄4包括一头部41以及一手柄42,于该头部41上贯穿设有一穿出孔411,该圆形芯杆2的穿出端21穿设于该穿出孔411内,且于该异形手柄4的头部41垂直于该圆形芯杆2的轴向设有一固定孔412,于该圆形芯杆2的穿出端21侧面相对于该固定孔412设有一平台212,以一紧固螺钉8穿设过该固定孔412而紧抵于该平台212上,使该圆形芯杆2可随该异形手柄4的转动而转动。本技术的圆形手柄3与异形手柄4之间还设有一弹性装置7,该弹性装置7一端设置于该圆形手柄3上,另一端设置于该异形手柄4上,设置该弹性装置7主要是为了借助该弹性装置7的抵顶,可使该异形手柄4与该圆形手柄3在不使用时可保持一张开的角度,同时使该外杆夹头6与该内杆夹头5保持一紧密贴合的状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装置为一弹簧片,而该圆形手柄3相对于该弹簧片的一侧可配合设为平面。本技术的外杆夹头与内杆夹头的形状是为了使该外杆夹头与该内杆夹头可顺利的插置入电器与插设在电器上的电线插头之间而设计,该外杆夹头与该内杆夹头的形状可配合不同电线插头的形状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该外杆夹头6与该内杆夹头5的形状近似,都是呈一“匚”形状,于该外杆夹头6与该内杆夹头5前端设有一开口60、50,该外杆夹头6与该内杆夹头5呈水平状的一侧紧密贴合在一起,而该各贴合面的前端外侧均设置有导角51、61,且于该外杆夹头6与该内杆夹头5前端开口60、50相对的内侧边也同样设有导角52、62,该各导角的设置都是为了在使用时可将该外杆夹头6与该内杆夹头5前端更顺利的导入电脑驱动器与电线插头之间。本实施例的内杆夹头5和外杆夹头6的开口50、60的尺寸根据电线插头的外形尺寸确定,异形手柄4和圆形手柄3的行程以及两个夹头5、6的张开角度根据电线插头插入电脑驱动器的深度确定,中间传力结构筒形外杆1和圆形芯杆2的长度根据机箱内部结构确定,该圆形芯杆2和该筒形外杆1的长度在制作阶段可以进行调节,以适用于各种结构的机箱,例如ATX和MicroATX结构的机箱,同时对立式和卧式机箱也实用。对于单独放置的电脑驱动器的电线插头的拔取也同样适用。以下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做简要说明,在自然状态下,该弹性装置将该异形手柄和圆形手柄撑开,该内杆夹头和外杆夹头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梅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