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191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雄蜂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雄蜂健康状况一般,精子质量一般;性成熟雄蜂的回收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雄蜂的蜂笼搭建;S2:雄蜂培育品种挑选;S3:组建雄蜂培育群;S4:雄蜂喂养;S5:雄蜂放养;S6:雄蜂性成熟期观察;S7:雄蜂育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雄蜂群需大量饲料,将蜜脾与花粉脾一同放入雄蜂培育群,对雄蜂出房进行重点饲喂,保证雄蜂营养充分,提高精子质量;可以在蜂笼内进行喂养,保障了性成熟雄蜂的回收率。保障了性成熟雄蜂的回收率。保障了性成熟雄蜂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雄蜂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蜜蜂的品种对于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养殖时间的延长以及育种工作的长期发展不力,导致了蜜蜂品种退化,蜂产品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蜂农。因此,进行蜜蜂育种对促进我国蜜蜂养殖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蜜蜂育种是蜂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0003]在育种工作中,雄蜂具有重要作用。雄蜂代表着父本遗传性,与蜂王交配的雄蜂的数量和质量对蜂群的特性有重要影响,同时,蜂王本身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与其交配的雄蜂的数量和质量。蜂王在短时间婚飞交配后,其受精囊必须装入500万—700万精子,才能保证它一生中产受精卵的需要。蜂王在一次婚飞中,如果受精不足,就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婚飞,这就会增加蜂王伤亡的机会,如果由于雄蜂数目少或者气候条件不好,蜂王达不到充分受精时,工蜂往往会把已经产卵但受精不足的蜂王较早地更替掉。雄蜂的质量关系到蜂王受精是否能够一次成功,能否在蜂群中“立足”。因此雄蜂对于蜂王受精及蜜蜂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0004]雄蜂在蜜蜂育种中具有重要地位。蜂群中的雄蜂和蜂王一样,是蜂群遗传性主要的,直接的传递者。其遗传特性和有益的经济性状在对后代的影响上,与蜂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让蜂王自然交配,还是对蜂王施行人工授精,都离不开大量优质的雄蜂,众多的雄蜂是保证蜂王得以顺利完成交尾并具有雌雄选择的重要条件。
[0005]选择品质优良的专门培育雄蜂的蜂群(父群),大量培育种用雄蜂,可以保证蜂王能与质量优良的、适龄的雄蜂交配。其次还可以提早或者延长育王时期。
[0006]雄蜂在遗传上占有一半的遗传物质。处女王的优生还必须加上雄蜂的优生才能保证蜂和蜂种的优生。雄蜂在蜜粉源丰富,适于分蜂的季节,工蜂给予它优厚的待遇,这是生物进化的要求。因为雄蜂性状的优劣对后代的影响与处女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育种上培育优质雄蜂对提高后代蜂群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7]现有技术中雄蜂培育的缺陷在于:雄蜂不被重视,人们常常只重视蜂王的选育,忽略了雄蜂选育的重要性;大量培育的雄蜂出房后没有重点饲喂,由于一般蜂群中哺育蜂工作负担比较重(饲喂蜂王和幼虫)无暇照顾雄蜂,造成雄蜂营养不充分,健康状况一般,精子质量一般;自然状态下雄蜂的活动范围很大,不局限与某个蜂群和蜂场,性成熟雄蜂的回收率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雄蜂健康状况一般,精子质量一般;性成熟雄蜂的回收率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而提出的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雄蜂的蜂笼搭建;
[0012]S2:雄蜂培育品种挑选;
[0013]S3:组建雄蜂培育群;
[0014]S4:雄蜂喂养;
[0015]S5:雄蜂放养;
[0016]S6:雄蜂性成熟期观察;
[0017]S7:雄蜂育种。
[0018]优选的,所述S1中,选择蜂箱,蜂箱的尺寸为:长:0.3

0.4m、宽:0.3

0.5m、高:0.4

0.5m,每个蜂箱内放置4

5个蜂笼,每个蜂笼的雄蜂数量为70

100只,蜂笼上设置有两个挂钩、栅网、雄蜂入口和多个扣钉,扣钉用于将栅网安装在蜂笼上;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蜂笼顶部具有挂钩,可悬挂在巢框上,蜂笼尺寸适宜(工蜂可以自由出入饲喂雄蜂,雄蜂个体大无法从蜂笼逃出),每个巢框可悬挂3个蜂笼,可保证承载更多雄蜂。蜂笼悬挂在巢框上,可直接放入蜂箱中,悬挂设计,两侧栅网工蜂皆可通过,给雄蜂喂食,保证雄蜂营养供给。雄蜂入口大小仅能放入一只雄蜂,使其很难逆向爬出,保证高效收集雄蜂,全部装完后,入口用蜂蜡填堵,雄蜂无法爬出蜂笼。蜂笼框架为木质材料,栅网为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味,不影响蜜蜂的正常行为。
[0020]优选的,所述S2中,选取特定性状的父群,使用蜂王控制器控制蜂王在指定的雄蜂脾上产卵,23天后将卵脾转移到雄蜂培育群。
[0021]优选的,所述S3中,雄蜂培育群的组建,该蜂群没有蜂王,利用吸附有蜂王信息素的棉签稳定蜂群,蜂王信息素为反式9

氧代
‑2‑
癸烯酸和反式9

羟基
‑2‑
癸烯酸的混合物,且每4

5天更换一次,雄蜂培育群还包括花粉脾和蜜脾各一张和两张正在出房的子脾,且每4

5天更换一次。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利用蜜蜂活动特点,蜂群中保证充足的粮食供给,花粉脾和蜜脾各一张。两张正在出房的子脾(每五天更新一次),保证蜂群中哺育蜂数量充足,该蜂群没有蜂王,利用吸附有蜂王信息素的棉签稳定蜂群,蜂群中无王,不会有幼虫需要喂养,工蜂会有充足精力饲喂雄蜂,有蜂王信息素的棉签,制造蜂王在蜂群中的假象,能够稳定蜂群,让工蜂正常进行工作。
[0023]优选的,所述S4中,雄蜂幼虫3日龄以前主要以蜂王浆为食,3日龄后主要以蜂蜜和蜂王浆混合物为食,出房后以蜂蜜和蜂花粉为食;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雄蜂个体大,食物消耗量多,需保证蜂群内有足够的蜂蜜和花粉储备,如此工蜂才会积极饲喂雄蜂,保证雄蜂的营养供给;雄蜂吻短,大多数时间不能自己取食,依赖哺育工蜂的饲喂,因此哺育蜂的数量对雄蜂培育群至关重要,需保证蜂群中哺育蜂的数量;
[0025]依据蜜蜂的生活特性及蜂群资源的用途,按照实验需求进行蜂群资源的优化利用,雄蜂群需大量饲料,将蜜脾与花粉脾一同放入雄蜂培育群,以减少工蜂的劳动,饲喂雄蜂需要大量哺育蜂,将正在出房的子脾放入培育群中,每4

5天进行更新,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工蜂对雄蜂进行哺育。
[0026]优选的,所述S5中,雄蜂出房后装进蜂笼中通过雄蜂入口放入,每次只能放入一只
雄蜂,雄蜂很难逆向爬出,全部装完后,用蜂蜡填堵。
[0027]优选的,所述S6中,出房后15

18天,雄蜂达到性成熟,选择阳光明媚温度适宜30

35度,取下蜂笼放入飞行箱,打开钉扣每次放出30

35只雄蜂,(保证雄蜂的兴奋度状态),使雄蜂在箱内试飞排便,并用红外灯照射补充热量,5

10分钟后可以进行取精操作,多余的雄蜂重新装入蜂笼,放回蜂箱,通过休息和补充饲粮,第二天可利用。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9]本专利技术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利用蜜蜂活动特点,蜂群中保证充足的粮食供给,花粉脾和蜜脾各一张。两张正在出房的子脾(每五天更新一次),保证蜂群中哺育蜂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雄蜂的蜂笼搭建;S2:雄蜂培育品种挑选;S3:组建雄蜂培育群;S4:雄蜂喂养;S5:雄蜂放养;S6:雄蜂性成熟期观察;S7:雄蜂育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选择蜂箱,蜂箱的尺寸为:长:0.3

0.4m、宽:0.3

0.5m、高:0.4

0.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每个蜂箱内放置4

5个蜂笼,每个蜂笼栅网的宽度为的0.42cm,每个蜂笼的雄蜂数量为70

100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蜂笼上设置有两个挂钩、栅网、雄蜂入口和多个扣钉,扣钉用于将栅网安装在蜂笼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选取特定性状的父群,使用蜂王控制器控制蜂王在指定的雄蜂脾上产卵,23天后将卵脾转移到雄蜂培育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育种雄蜂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雄蜂培育群的组建,该蜂群没有蜂王,利用吸附有蜂王信息素的棉签稳定蜂群,蜂王信息素为反式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宇马贝贝徐如梦马川李建科徐书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