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85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涉及供水热泵中冷却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供水热泵中冷凝器冷凝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冷凝管外壳,冷凝管外壳两端均固定有端板,且冷凝管外壳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冷凝管外壳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和排出管,还包括通道管组件和转动安装于两个端板之间的调节管,通道管组件用于地下冷却水传输,调节管外侧安装有用于通道管组件外壁冷凝液体擦拭的擦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现有的冷凝器,增设擦拭机构,并与优化的通道管组件相互配合,实现在引入地下冷却水进行冷凝时,还能对冷却水流通的管道外壁进行擦拭,避免管道外壁凝结残留过多水珠,影响高温气体冷凝。凝。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热泵中冷却设备
,具体为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品位热能资源,利用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在进行冷却过程中,通过抽取地下水至冷凝器中,利用地下水温度低,将通入冷凝器的高温高压气体降低温度至低温高压液体,从而起到冷却效果,直接利用地下水进行冷却也能减少大量的能耗。
[0003]传统的冷凝器内安装有多个细管用于地下水的传输,同时内部安装有阻流板来传输内的气体进行一定的阻流,来提高气体在冷凝器内停留的时间,用来提高冷却效果,在细管外壁处的高温气体,会先进行冷热交换,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至低温高压液体,然后低落至冷凝器底部的传出口排出,但是存在部分冷凝的液体吸附在细管外壁,从而导致其附近的高温高压气体较难与细管外壁接触进行降温冷凝,使得地下水其冷却利用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去除管道外壁冷凝残留水珠的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包括冷凝管外壳,所述冷凝管外壳两端均固定有端板,且所述冷凝管外壳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所述冷凝管外壳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和排出管,还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端板之间的通道管组件和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的调节管,所述通道管组件用于地下冷却水传输,所述调节管外侧安装有用于通道管组件外壁冷凝液体擦拭的擦拭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通道管组件包括多个内圈管和多个外圈管,多个所述内圈管和多个所述外圈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固定,且两个所述端板外侧分别固定有隔离套一和隔离套二,所述隔离套一和所述隔离套二均套在多个内圈管外侧,且所述外圈管一端与所述隔离套二连通,所述隔离套一底端连通有进液管,且靠近隔离套一的所述端板和冷凝管外壳内壁之间连通有排液管,多个所述外圈管内等距离设有多个凹陷处,通过设计的通道管组件实现对冷却水的循环流动传输,实现对高温气体的冷凝。
[0007]优选的,所述擦拭机构包括螺纹套接在所述调节管外壁的隔板,所述调节管外侧刻有往复螺纹槽,所述隔板与多个所述内圈管滑动套接,且所述隔板上开有与多个所述外圈管相套接的套口,所述隔板两侧对应多个内圈管位置处安装有多个擦拭件,所述隔离套二内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调节管转动的驱动件,通过设计的擦拭机构能够除去管壁上的凝
结的水珠,提高管道的冷凝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擦拭件包括固定弧形板和移动弧形板,所述固定弧形板固定在隔板外侧位于所述内圈管位置处外侧,且所述固定弧形板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杆,并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移动弧形板滑动插接,所述连接杆外侧套有用于推开所述移动弧形板的弹簧,所述固定弧形板和移动弧形板之间固定有海绵块,且所述海绵块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圈管和所述外圈管外壁接触,通过设计的擦拭件能够有效的将内圈管和外圈管上凝结的水珠吸附。
[0009]优选的,所述海绵块包括两个弧形套和连接块,两个所述弧形套分别固定在固定弧形板和移动弧形板上,且两个所述弧形套之间通过连接块对接,通过设计的两个弧形套,能够有效的将内圈管和外圈管外壁上的水珠吸收,并传输至连接块内。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隔离套二内壁转动连接,且另一端插入所述调节管内,并通过支架与所述调节管固定,所述连接轴外侧固定有驱动叶,通过驱动叶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调节管本体的转动,实现对隔板位置的调节。
[0011]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内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通过支撑架转动安装于所述进液管内,且所述调节轴外侧固定有转动叶,所述调节轴外侧的驱动锥齿轮,且所述调节管外侧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通过设计的转动叶带动调节轴转动,并带动调节管转动,从而能够使得调节管转动更加顺畅。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管位于所述隔离套一的外侧转动套有稳定架,通过稳定架能够提高调节管本身的稳定性,使得其转动时更加平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现有的冷凝器,增设擦拭机构,并与优化的通道管组件相互配合,实现在引入地下冷却水进行冷凝时,还能对冷却水流通的管道外壁进行擦拭,避免管道外壁凝结残留过多水珠,影响高温气体冷凝。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冷凝管外壳局部剖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道管组件与擦拭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擦拭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隔板外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驱动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进液管局部剖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处放大图。
[0015]图中:1

冷凝管外壳;2

端板;3

端盖;4

传入管;5

排出管;6

通道管组件;7

调节管;8

擦拭机构;9

内圈管;10

外圈管;11

隔离套一;12

隔离套二;13

进液管;14

排液管;15

凹陷处;16

隔板;17

套口;18

擦拭件;19

驱动件;20

固定弧形板;21

移动弧形板;22

连接杆;23

弹簧;24

海绵块;25

弧形套;26

连接块;27

连接轴;28

驱动叶;29

调节轴;30

转动叶;31

驱动锥齿轮;32

传动锥齿轮;33

稳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请参阅图1

图3,图示中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包括冷凝管外壳1,冷凝管外壳1两端均固定有端板2,且冷凝管外壳1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3,冷凝管外壳1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4和排出管5,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包括:冷凝管外壳(1),所述冷凝管外壳(1)两端均固定有端板(2),且所述冷凝管外壳(1)一端外侧安装有端盖(3),所述冷凝管外壳(1)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气体传入及液体排出的传入管(4)和排出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端板(2)之间的通道管组件(6),所述通道管组件(6)用于地下冷却水传输;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端板(2)之间的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外侧安装有用于通道管组件(6)外壁冷凝液体擦拭的擦拭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管组件(6)包括多个内圈管(9)和多个外圈管(10),多个所述内圈管(9)和多个所述外圈管(10)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2)固定,且两个所述端板(2)外侧分别固定有隔离套一(11)和隔离套二(12),所述隔离套一(11)和所述隔离套二(12)均套在多个内圈管(9)外侧,且所述外圈管(10)一端与所述隔离套二(12)连通,所述隔离套一(11)底端连通有进液管(13),且靠近隔离套一(11)的所述端板(2)和冷凝管外壳(1)内壁之间连通有排液管(14),多个所述外圈管(10)内等距离设有多个凹陷处(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热泵用中间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机构(8)包括螺纹套接在所述调节管(7)外壁的隔板(16),所述调节管(7)外侧刻有往复螺纹槽,所述隔板(16)与多个所述内圈管(9)滑动套接,且所述隔板(16)上开有与多个所述外圈管(10)相套接的套口(17),所述隔板(16)两侧对应多个内圈管(9)位置处安装有多个擦拭件(18),所述隔离套二(12)内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调节管(7)转动的驱动件(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平王玉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上喜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