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176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配置过滤装置、预处理装置、湿地装置和排放装置的位置、连接关系和构成,过滤装置为可调节滤孔大小的过滤装置,包括滤孔调节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滤孔调节驱动单元的过滤控制单元和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的过滤通信单元;设置智能管理终端并使其与过滤装置、预处理装置、湿地装置和排放装置实现数据交互;获取雨水管理处理的初始数据,进行训练得到雨水生态过滤模型;将所需的过滤需求或者雨水的相关参数输入雨水生态过滤模型,得到过滤装置、预处理装置、湿地装置或排放装置的调整控制参数并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雨水量自动调节雨水进水口处过滤装置的滤孔大小,能够自适应地调节雨水进水速度。水进水速度。水进水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出现一些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雨水作为地球上最直接和最经济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雨时,径流会迅速汇集造成大面积的地面积水,对地表和管道沉积物的冲刷,使径流的污染负荷成倍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城市水质安全。雨水过滤系统不仅可以减少雨水的径流量,并且可以将收集到的径流水体污染物总量降低。
[0003]比如公开号为CN10886284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管理与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单元的处理:水通过入口过滤器和周边过滤器拦截、过滤、吸附和吸收水中悬浮物及污染物;湿地单元的处理:预处理后的水通过进水导流管进入湿地单元,经过湿地模块中的填料组合物拦截吸附水中悬浮物及污染物;当水流量较大时通过旁路系统进入湿地单元和排放单元;排放单元的控制及排放:湿地单元处理后水通过出水导管进行排放和调节流量,经出水导管进入到排放集中池,水在排放集中池经过滤后,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节滤孔大小的过滤装置,包括滤孔调节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滤孔调节驱动单元的过滤控制单元和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的过滤通信单元;预处理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包括第一雨水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雨水检测传感器连接的预处理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的预处理通信单元;湿地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预处理装置连接,包括若干传感器、湿地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实现数据传输的湿地通信单元;排放装置,通过出水导管与所述湿地装置连通,包括储水池、设在储水池内的第二雨水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储水池导通的排水管道、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的排放控制单元和实现数据传输的排放通信单元;智能管理终端,所述排放通信单元、过滤通信单元、预处理通信单元和湿地通信单元均与所述智能管理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管理终端通过所述排放通信单元、过滤通信单元、预处理通信单元和湿地通信单元获取雨水管理处理的初始数据,进行训练得到雨水生态过滤模型,输出控制指令给所述过滤装置、预处理装置、湿地装置或排放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调节驱动单元包括固定支架、可调节过滤网和转动驱动器,所述固定支架设有第一滤孔和通孔,所述可调节过滤网设有第二滤孔和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转动驱动器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下方且对应所述通孔设有驱动机构外壳,所述转动驱动器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外壳中;所述驱动机构外壳中还固定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所述可调节过滤网驱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生态过滤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外壳中设有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震动器和转动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通信芯片、驱动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通信芯片和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为主控芯片、通信芯片、驱动电路供电,所述主控芯片设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辉郭龙龙龚博闻黎海诚矫健尚贞东汪锐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