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159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前端传感器,用于采集文物领域对应位置的监测传感数据;数据传输单元,与通信范围内的各个前端传感器数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上传前端传感器的监测传感数据;云端服务器包括云端采集软件和数据库;云端采集软件,用于向数据传输单元下发数据采集指令,并对数据传输单元上传的监测传感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监测数据;数据库,用于存储监测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能够降低监测结构复杂度和硬件成本,并提高监测数据访问的实时性,从而能够保证文物实时监测的效果。从而能够保证文物实时监测的效果。从而能够保证文物实时监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文物遗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领域的重点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遗产本体监测预警指标,按照遗产类型(古建筑、城镇村落、文化景观、古遗址及古墓葬、历史园林)分类设定监测指标,各项指标的监测频度在系统建设时根据各遗产具体情况研究认定;二是影响因素(建设规模、产业发展、土地与人口、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行为、安全保障监测预警指标,统一设定监测指标和各项指标的监测频度。其中,监测频度包括1日、1月、1年、记录性监测、实时监测等。
[0003]现有文物领域的监测系统通常由信号变送单元(监测现场)、多通道数据采集单元(设备房)、信号传输单元(线缆)和预警管理单元(主控室)四部分组成,各个单元之间一般采用有线传输的方式通信。
[0004]申请人发现,现有监测系统的信号变送单元包括多种(前端)传感器,而传感器需要与数据采集仪配套使用,多枚传感器就需要接入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并且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至少需要配备一台数据采集仪,导致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构复杂且硬件成本高。同时,现有监测系统的主控室需要专人值守,并且在访问监测数据前还需要专人前往主控室进行数据的导出操作,导致监测数据访问的实时性较差。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降低监测结构复杂度和硬件成本并提高监测数据访问实时性的监测系统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以能够降低监测结构复杂度和硬件成本并提高监测数据访问的实时性,从而保证文物实时监测的效果。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前端传感器,用于采集文物领域对应位置的监测传感数据;数据传输单元,与通信范围内的各个前端传感器数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上传前端传感器的监测传感数据;云端服务器,包括云端采集软件和数据库;云端采集软件,用于向数据传输单元下发数据采集指令,并对数据传输单元上传的监测传感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监测数据;数据库,用于存储监测数据。
[0007]优选的,云端采集软件能够通过表格或者折线图的形式展示监测数据。
[0008]优选的,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云端采集软件下发的数据采集指令传输给对应的前
端传感器,使得对应前端传感器能够向数据传输单元传输其监测传感数据。
[0009]优选的,当数据传输单元的通信范围内具有多个前端传感器时,多个前端传感器并联接入对应的数据传输单元并实现数据通信连接。
[0010]优选的,在前端传感器接入对应数据传输单元时,需进行单机串口调试,以保证前端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指令具有唯一性。
[0011]优选的,当多个前端传感器的型号相同时,修改对应前端传感器出厂时的默认编码地址。
[0012]优选的,单机串口调试时,对应数据传输单元的串口通讯参数与对应前端传感器保持一致,同时对应修改云端服务器的IP地址和通讯端口。
[0013]优选的,云端采集软件根据前端传感器的类型和数据传输单元的数量对应的修改源代码,使得各个前端传感器能够定时接收到数据采集指令。
[0014]优选的,数据传输单元支持的有线通信物理接口包括RS232和RS485。
[0015]优选的,数据传输单元配备有SIM流量卡。
[0016]本专利技术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上传前端传感器的监测传感数据,并通过云端服务器解析监测传感数得到并存储对应的监测数据;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云端服务器强大的算力解析(解码)监测传感数据,使得数据传输单元只需执行上传数据,而无需具备软硬件解码的功能,进而无需在监测系统中布设数据采集仪,现场布线变得更加简洁,从而能够降低监测结构的复杂度和硬件成本;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云端服务器存储监测数据,无需专人值守,在访问监测数据时能够方便的从数据库调取监测数据,从而能够提高监测数据访问的实时性,并保证文物的实时监测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输单元能够与通信范围内的多个前端传感器连接,能够在保证各个前端传感器数据上传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数据传输单元的布置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云端采集软件可根据前端传感器的类型和数据传输单元的数量定制开发,并且能够根据云端服务器的性能和不同用户的访问需求定制开发网页代码,从而能够提高监测系统的应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的网络构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
[0019]如图1所示,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前端传感器,用于采集文物领域对应位置的监测传感数据;数据传输单元,与通信范围内的各个前端传感器数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上传前端传感器的监测传感数据;
云端服务器,包括云端采集软件和数据库;云端采集软件,用于向数据传输单元下发数据采集指令,并对数据传输单元上传的监测传感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监测数据;数据库,用于存储监测数据。
[0020]需要说明的是,云端服务器为现有的云服务器,其云端采集软件和数据库的相关功能均是现有手段可以实现的。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上传前端传感器的监测传感数据,并通过云端服务器解析监测传感数得到并存储对应的监测数据;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云端服务器强大的算力解析(解码)监测传感数据,使得数据传输单元只需执行上传数据,而无需具备软硬件解码的功能,进而无需在监测系统中布设数据采集仪,现场布线变得更加简洁,从而能够降低监测结构的复杂度和硬件成本;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通过云端服务器存储监测数据,无需专人值守,在访问监测数据时能够方便的从数据库调取监测数据,从而能够提高监测数据访问的实时性,并保证文物的实时监测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输单元能够与通信范围内的多个前端传感器连接,能够在保证各个前端传感器数据上传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数据传输单元的布置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云端采集软件可根据前端传感器的类型和数据传输单元的数量定制开发,并且能够根据云端服务器的性能和不同用户的访问需求定制开发网页代码,从而能够提高监测系统的应用灵活性。
[0022]具体实施过程中,云端采集软件能够通过表格或者折线图的形式展示监测数据。当监测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网页浏览器访问云端服务器的时候,云端采集软件通过脚本代码读取云端数据库中的监测数据集,以表格或者折线图的形式在客户端呈现监测数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表格或者折线图的形式直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传感器,用于采集文物领域对应位置的监测传感数据;数据传输单元,与通信范围内的各个前端传感器数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上传前端传感器的监测传感数据;云端服务器,包括云端采集软件和数据库;云端采集软件,用于向数据传输单元下发数据采集指令,并对数据传输单元上传的监测传感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监测数据;数据库,用于存储监测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云端采集软件能够通过表格或者折线图的形式展示监测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云端采集软件下发的数据采集指令传输给对应的前端传感器,使得对应前端传感器能够向数据传输单元传输其监测传感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文物领域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数据传输单元的通信范围内具有多个前端传感器时,多个前端传感器并联接入对应的数据传输单元并实现数据通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刘建辉钱天华黎方银唐长清冯太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杭州古博文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