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一体机高效提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23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一体机高效提油装置,属于餐厨垃圾处理领域。该高效提油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热水循环利用装置、热水喷淋装置、螺旋挤压装置、隔热保温节能装置、填料提油装置,其中,热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出水口与热水喷淋装置的入水口连接,热水喷淋装置的出水口与螺旋挤压装置连接,螺旋挤压装置位于油水分离箱的上部,固体餐厨垃圾从螺旋挤压装置右侧固体出口排出,液体物料出口与油水分离箱左侧上部连接,填料提油装置位于油水分离箱的内部右侧,油水分离箱右侧上部设有出油槽、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油率大幅度的提高,接近95%左右;热水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的作用,更好的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更好的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更好的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厨垃圾一体机高效提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餐厨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一体机高效提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日益突出。餐厨垃圾不规范的收集、消纳容易造成摆放场地环境脏乱,孳生和招引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0003]餐厨垃圾有机质含量高,可生物降解性强,资源化利用前景可观,对餐厨垃圾就地消纳,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餐厨热水喷淋填料提油技术,有效的分离出来油脂和有机固渣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餐厨垃圾一体机高效提油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热水循环利用装置、热水喷淋装置、螺旋挤压装置、隔热保温节能装置、填料提油装置,其中,热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出水口与热水喷淋装置的入水口连接,热水喷淋装置的出水口与螺旋挤压装置连接,螺旋挤压装置位于油水分离箱的上部,螺旋挤压装置左低右高,进料口位于螺旋挤压装置左侧上部,固体餐厨垃圾从螺旋挤压装置右侧固体出口排出,螺旋挤压装置左侧下部设有液体物料出口,液体物料出口与油水分离箱左侧上部连接,填料提油装置位于油水分离箱的内部右侧,油水分离箱右侧上部设有出油槽、溢流口,其中出油槽稍高于溢流口,油水分离箱右侧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与油水分离箱上部连接,将溢流口包围,并且底部与油水分离箱相通。
[0007]进一步,所述热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碎渣泵、泵入口管道、泵出水管道、加热管,其中,所述油水分离箱与泵入口管道连接,泵入口管道与碎渣泵连接,碎渣泵与泵出水管道连接,泵出水管道与加热管连接,加热管与热水喷淋装置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热水喷淋装置包括:分水器、分水支管、喷淋喷头,分水器的尾端设有电磁阀开关,其中,热水循环利用装置与分水器连接,分水器与分水支管连接,分水支管末端接有喷淋喷头,喷淋喷头位于螺旋挤压装置上部内侧。
[0009]进一步,所述隔热保温节能装置包括隔热保温板和油水分离箱外保温板,所述隔热保温板将油水分离箱分为左右两部分。
[0010]进一步,所述隔热保温板采用疏水、隔热的材料。
[0011]进一步,所述填料提油装置由不锈钢波纹填料组成。
[0012]进一步,所述填料提油装置由不锈钢波纹板十字交叉码垛而成。
[0013]进一步,所述高效提油装置还包括红外线电热管,红外线电热管位于油水分离箱
上部。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5]餐厨垃圾通过进料口进入螺旋挤压装置,热水循环利用装置将热水通过热水喷淋装置喷淋到餐厨垃圾上,带走餐厨表面的油脂,通过螺旋挤压装置挤压沥水,餐厨垃圾固体通过右侧固体出口排出,餐厨垃圾液体回流到油水分离箱左侧,在油水分离箱左侧水下沉,油脂上浮,上浮的油脂流到填料提油装置上方,经过填料提油装置的提取作用下,油脂上浮流入出油槽排出,水继续下沉,多于的水经过挡油槽由溢流口排出,大部分水经泵入口管道进入热水循环利用装置再次利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解决了餐厨垃圾的提油问题,提油率大幅度的提高,接近95%左右;热水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的作用,让热水循环使用,减少外来热水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损耗;更好的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述螺旋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所述油水分离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油水分离箱、2—碎渣泵、3—泵入口管道、4—泵出水管道、 5—加热管、6—分水器、7—分水支管、8—喷淋喷头、9—电磁阀开关、10 —螺旋挤压装置、11—进料口、12—红外线电热管、13—填料提油装置、14—隔热保温板、15—出油槽、16—溢流口、17—挡油板、18冲洗水排污口。
[0021]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专利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案例,还可以根据这些案例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
[0024]如图1

3所示,餐厨垃圾一体机高效提油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箱1、热水循环利用
装置、热水喷淋装置、螺旋挤压装置10、隔热保温节能装置、填料提油装置13,其中,热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出水口与热水喷淋装置的入水口连接,热水喷淋装置的出水口与螺旋挤压装置10连接,螺旋挤压装置10位于油水分离箱1的上部,螺旋挤压装置10左低右高,进料口11位于螺旋挤压装置10左侧上部,固体餐厨垃圾从螺旋挤压装置10右侧固体出口排出,螺旋挤压装置10 左侧下部设有液体物料出口,液体物料出口与油水分离箱1左侧上部连接,填料提油装置13位于油水分离箱1的内部右侧;油水分离箱1右侧上部设有出油槽15、溢流口16,其中出油槽15稍高于溢流口16,油水分离箱1右侧设有挡油板17,挡油板17与油水分离箱1上部连接,将溢流口16包围,并且底部与油水分离箱1相通。油水分离箱1中经过油水分离处置的尾端底层液体通过泵入口管道3进入碎渣泵2,在碎渣泵的作用下,通过泵出水管道4进入油水喷淋系统,喷淋水喷射到螺旋挤压机内的餐厨垃圾上,带走餐厨表面的油脂,通过挤压沥水,回流到油水分离箱,油水分离箱再进行循环油水分离;油水分离箱内的水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外来水,实现加热循环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0025]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热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碎渣泵2、泵入口管道3、泵出水管道4、加热管5,其中,所述油水分离箱1与泵入口管道3连接,泵入口管道3与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餐厨垃圾一体机高效提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分离箱(1)、热水循环利用装置、热水喷淋装置、螺旋挤压装置(10)、隔热保温节能装置、填料提油装置(13),其中,热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出水口与热水喷淋装置的入水口连接,热水喷淋装置的出水口与螺旋挤压装置(10)连接,螺旋挤压装置(10)位于油水分离箱(1)的上部,螺旋挤压装置(10)左低右高,进料口(11)位于螺旋挤压装置(10)左侧上部,固体餐厨垃圾从螺旋挤压装置(10)右侧固体出口排出,螺旋挤压装置(10)左侧下部设有液体物料出口,液体物料出口与油水分离箱(1)左侧上部连接,填料提油装置(13)位于油水分离箱(1)的内部右侧;油水分离箱(1)右侧上部设有出油槽(15)、溢流口(16),其中出油槽(15)稍高于溢流口(16),油水分离箱(1)右侧设有挡油板(17),挡油板(17)与油水分离箱(1)上部连接,将溢流口(16)包围,并且底部与油水分离箱(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提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碎渣泵(2)、泵入口管道(3)、泵出水管道(4)、加热管(5),其中,所述油水分离箱(1)与泵入口管道(3)连接,泵入口管道(3)与碎渣泵(2)连接,碎渣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恒能环境科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