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RTO蓄热式氧化焚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19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RTO蓄热式氧化焚烧装置,所述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横向并排设置,且顶部均独立设置有点火装置和进风装置,所述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的底部均设置有陶瓷蓄热体;所述排气腔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有加压箱,所述加压箱远离排气腔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清扫管道,所述清扫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和气泵,所述清扫管道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回流清扫管、第二回流清扫管、第三回流清扫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RTO蓄热式氧化焚烧装置,内置有独立的点火装置、进风装置和回流吹扫陶瓷蓄热体的装置,整体的清洁效果更加稳定,清洁彻底,有效提高陶瓷蓄热体的蓄热效果,更加节能。更加节能。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RTO蓄热式氧化焚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焚烧
,具体为一种节能型RTO蓄热式氧化焚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RTO,是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设备。与传统的催化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TO)相比,具有热效率高(≥95%)、运行成本低、能处理大风量中低浓度废气等特点,浓度稍高时,还可进行二次余热回收,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620355954.9”的一种即热式RCO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催化氧化箱体、废气进气管、净化气体出气管、风机和清扫管路,催化氧化箱体由多组催化氧化壳体所组成,相邻的两组催化氧化壳体之间通过其顶部的连接管道相连通,催化氧化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上连接有回流清扫口,催化氧化壳体的中部设有蓄热陶瓷层、催化剂层和加热层,蓄热陶瓷层安装在催化剂层的下方,所述催化氧化箱体上催化氧化壳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该即热式RCO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将任意两个催化氧化壳体与连接管道形成一个工作单元,当一个催化氧化装置由进气状态切换至空闲状态时,通过清扫管路通入部分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RTO蓄热式氧化焚烧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分成第一燃烧室(101)、第二燃烧室(102)、第三燃烧室(103)和排气腔(104),所述第一燃烧室(101)、第二燃烧室(102)、第三燃烧室(103)横向并排设置,且顶部均独立设置有点火装置和进风装置,所述第一燃烧室(101)、第二燃烧室(102)、第三燃烧室(103)的底部均设置有陶瓷蓄热体(6);所述排气腔(104)通过管道连通设置有加压箱(12),所述加压箱(12)和排气腔(104)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3)和单向阀(14),所述加压箱(12)的内腔中设置有压力计(15),所述加压箱(1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警示灯(16)、第二警示灯(17)、第三警示灯(18)和PLC控制器(19),所述加压箱(12)远离排气腔(104)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清扫管道(20),所述清扫管道(2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1)和气泵(22),所述清扫管道(20)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回流清扫管(23)、第二回流清扫管(25)、第三回流清扫管(27),所述第一回流清扫管(23)的出口端朝向第三燃烧室(103),且第一回流清扫管(23)上设置有第四阀门(24),所述第二回流清扫管(25)上连通设置有隔离风口一(251)和隔离风口二(252),所述隔离风口一(251)的出口端设置在第二燃烧室(102)和第三燃烧室(103)之间,所述隔离风口二(252)的出口端设置在第一燃烧室(101)和第二燃烧室(102)之间,所述第二回流清扫管(25)位于第二燃烧室(102)的主体段开设有风孔,所述第二回流清扫管(25)靠近清扫管道(20)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竞宜刘逊姜泓兆周倩倩顾悦刘芳芳杨勇马小勇孙铭晨刘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