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并联防误操作装置的手车电动摇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12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并联防误操作装置的手车电动摇把,包括壳体、转头、绝缘手柄;转头设置于壳体顶部,绝缘手柄设置于壳体底部,绝缘手柄与壳体通过连杆连接;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指示灯;壳体侧面通过连接线设置有防误插头,防误插头用于与开关柜内相关端子连接,防误插头的输出端连接至壳体内部设置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显示屏和指示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摇把手动操作改为电动操作,省时省力,能够减少由于把手脱落造成操作人员电气伤害和物理碰伤,同时带有防误操作装置,防止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并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判断手车无法操作的原因,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并联防误操作装置的手车电动摇把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并联防误操作装置的手车电动摇把。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变电站及发电厂的出线开关多采用中置式开关柜,开关柜由开关隔室、电缆隔室、母线隔室、开关小车、低压隔室组成,它们之间用接地的金属绝缘板分开。开关隔室、电缆隔室、母线隔室的顶部都设有压力释放板,开关柜具有五防功能及接地系统。智能变电站手车通常配备电动功能,通过电动手车底盘和电动手车控制模块控制,通过限位器检查位置合适并完成操作。而现有技术中手车的操作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0003]一是刀闸的直接分合变成了手车的摇进摇出,大大增加了操作时间。若多条线路同时操作,则需要重复多次操作手车,极大消耗操作人员的体力和耐力。手动摇把与手车旋转杆在手动操作过程中由于旋转晃动而接触不牢,在手动操作过程中容易滑落,需要停止操作,重新插入,浪费操作时间,更严重者还会造成操作人员受伤。若在动静触头即将接触式摇把脱落,则动静触头会持续放电,不但增加了操作的危险性,还容易发生电气事故。
[0004]二是某些手车自带电动操作底盘,但是电动模块容易损坏,反而增加了检修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带有电机的手车底盘,在电动模块损坏转为手动后,手车操作手感会更重,还更容易发生底盘卡涩。自带电动底盘的手车开关稳定性不好,反而会拖延刀闸操作的时间。
[0005]三是由于手车的操作受到机械闭锁和电气闭锁的限制,当手车摇不动时,操作人员无法判断是手车地盘本身卡涩还是防误操作闭锁导致手车无法操作,强行操作会对手车底盘造成永久性伤害。若操作人员不具备检查和测量防误操作回路的能力,只能等待检修人员和厂家人员到现场配合修理,大大延长了线路的停送电时间。同时,当防误操作回路发生故障时,检修人员无法直截了当的看到是那一个防误条件不满足,为了不造成送电延时影响各项指标,在上述多重困难下只能解锁操作。设备送电后若要处理此缺陷需等待下次停电才可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手车操作过程中步骤过于繁琐,电动模块容易损坏,出现故障难以判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并联防误操作装置的手车电动摇把,包括壳体、转头、绝缘手柄;转头设置于壳体顶部,绝缘手柄设置于壳体底部,绝缘手柄与壳体通过连杆连接;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指示灯;壳体侧面通过连接线设置有防误插头,防误插头用于与开关柜内相关端子连接,防误插头的输出端连接至壳体内部设置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显示屏和指示灯。
[0008]进一步地,控制电路包括DSP板件、CPU、控制板件;DSP板件的输入端连接于防误插
头的输出端,DSP板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CPU和控制板件;CPU的输出端连接至显示屏;控制板件的输出端连接至指示灯。
[0009]进一步地,控制电路通过壳体内部设置的电源板件供电,电源板件用于将220V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供开入板件、DSP板件、开出板件、控制板件和CPU以及显示屏使用。电源板件与控制板件相连接,通过控制板件为提供三相电机220V三相交流电源。
[0010]进一步地,防误插头与DSP板件之间设置有开入板件,开入板件采用8位IO并列接入端口,内部设有8组继电器。
[0011]进一步地,DSP板件与控制板件之间设置有开出板件,开出板件采用8位IO并列输出端口,内部设有8组继电器。
[0012]进一步地,控制板件连接有三相电机,壳体表面设置有数个按钮,分别为手车摇进按钮,手车摇出按钮,急停按钮。按钮连接于控制板件,用于控制三相电机的转动。
[0013]进一步地,用于连接壳体与防误插头的连接线材质为带绝缘皮的多股软铜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摇把手动操作改为电动操作,可以缩短操作时间;若多个开关同时操作,可以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和精力。2)电动操作更加稳定,减少由于手动不稳定发生的把手脱落造成操作人员电气伤害和物理碰伤,同时能够解决自带电动手车底盘模块容易损坏而导致手车无法操作或手感变重的问题。3)带有防误操作装置,防止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而该装置自带的防误逻辑功能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判断手车无法操作的原因是防误闭锁还是机械卡涩,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防误插头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控制电路连接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手车逻辑原理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为:1、壳体,2、转头,3、绝缘手柄,4、连杆,5、显示屏,6、指示灯,7、防误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头2设置于壳体1顶部,绝缘手柄3设置于壳体1底部,绝缘手柄3与壳体1通过连杆4连接;壳体1表面设置有显示屏5,显示屏5一侧设置有指示灯6;壳体侧面通过连接线设置有防误插头7,防误插头7用于与开关柜内相关端子连接,防误插头7的输出端连接至壳体内部设置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显示屏5和指示灯6。
[0022]具体地,壳体1表面还设置有三个按钮,分别为手车摇进按钮,手车摇出按钮,急停按钮。用于连接壳体1和防误插头7的连接线为带绝缘皮的多股软铜线。
[0023]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误插头7接头处设置有五个针脚,从左到右针脚依次采集开关柜中的开关、地刀位置、柜门行程开关位置、手车工作位置、手车试验位置,用于采集设备相关位置参数发往开入板件。防误插头7通过导线与壳体1相连,用于与开关柜内相关端子相连接。
[0024]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中开入板件与防误插头7和DSP板件相连。开入板件采用8位IO并列接入端口,通过防误插头7与开关柜中的开关、手车、地刀、柜门行程开关的辅助节点相连,内有8组继电器构成。当直流220V通过继电器,继电器动作闭合,并将+5V信号发出,即采集辅助节点的位置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5V

0V高低电平传输到DSP板件。DSP板件与开入板件、开出板件以及CPU相连,DSP板件主要采用通用的MCS

51单片机作为其核心元件,对开入板件发送来的信号进行判别处理,MCS

51单片机中内置防误逻辑程序,用于判别开入板件输入数据是否合格,存储并计算判别逻辑,条件满足时允许开出板件出口。开出板件与DSP数据处理板件和控制板件相连。采用8位IO并列输出端口,并将DSP的输出结果转化为0、1信号通过端口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并联防误操作装置的手车电动摇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转头(2)、绝缘手柄(3);所述转头(2)设置于所述壳体(1)顶部,所述绝缘手柄(3)设置于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绝缘手柄(3)与壳体(1)通过连杆(4)连接;所述壳体(1)表面设置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指示灯(6);所述壳体(1)侧面通过连接线设置有防误插头(7),所述防误插头(7)的输出端连接至壳体(1)内部设置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显示屏(5)和指示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并联防误操作装置的手车电动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DSP板件、CPU、控制板件;所述DSP板件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防误插头(7)的输出端,所述DSP板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CPU和控制板件;所述CPU的输出端连接至显示屏(5);所述控制板件的输出端连接至指示灯(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荣帅徐芳闫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市赣榆区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