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97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涉及多层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桩体,桩体底部呈尖锥形,且桩体周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调节安装组件,调节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套筒、活动杆、第二套筒以及安装板,第一套筒有若干个,若干第一套筒活动设置于支撑杆周侧面,桩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抓地组件,抓地组件包括转杆、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螺杆、滑板、第三套筒、卡杆以及锥形块,转杆活动设置于支撑杆底部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安装组件与抓地组件,安装方便,省时省力,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两个建筑模块连接处与地面接触稳定。模块连接处与地面接触稳定。模块连接处与地面接触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模块化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在今天模块化建筑已经开始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但是模块化房屋的概念大部分人还是不太清楚,所谓模块化建筑就是将房子的组成部分,分化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实现工厂制造,房屋可以随时随地在现场组装,而整个过程只花费数小时即可完成,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与不可循环的模式,可简约、可复古,可居住、可娱乐、可用于特殊用途,易于运输安装、拆迁,重复使用。
[0003]现有的模块化建筑在拆迁安装时房屋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大部分都是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方式连接能够满足可靠度与寿命的要求,但是现场焊接施工周期过长,费时费力;而且两个建筑模块连接处与地面接触不稳定,容易出现晃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解决现有的模块化建筑在拆迁安装时房屋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大部分都是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方式连接能够满足可靠度与寿命的要求,但是现场焊接施工周期过长,费时费力;而且两个建筑模块连接处与地面接触不稳定,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桩体,所述桩体底部呈尖锥形,且桩体周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调节安装组件,所述桩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抓地组件;
[0007]所述调节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套筒、活动杆、第二套筒以及安装板,所述第一套筒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套筒活动设置于支撑杆周侧面,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周侧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活动设置于支撑杆相对两侧,安装板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便于通过螺栓将两个模块建筑进行固定;
[0008]所述抓地组件包括转杆、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螺杆、滑板、第三套筒、卡杆以及锥形块,所述转杆活动设置于支撑杆底部外侧壁上,所述转杆贯穿支撑杆外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承一端,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内侧壁上,所述转杆周侧面活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一锥形齿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桩体顶部且周侧面活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下方活动设置有第三套筒,
所述第三套筒底部相对两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下方固定设置有锥形块,锥形块对卡杆起引导作用,使卡杆沿锥形块延伸至桩体外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一侧外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支撑杆一侧外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通孔,若干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位置相对应且内径相同,通过螺栓依次经过第一螺纹通孔与第二螺纹通孔从而将第一套筒与固定在支撑杆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一侧外侧壁开设有若干第三螺纹通孔,所述活动杆一侧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四螺纹通孔,若干所述第三螺纹通孔与若干所述第四螺纹通孔位置相对应且内径相同,通过螺栓依次经过第三螺纹通孔与第四螺纹通孔从而将第二套筒固定在活动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与第二锥形齿相啮合,第一锥形齿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转杆、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以及螺杆上半部活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部,第一安装槽内部供转杆、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以及螺杆上半部活动。
[0013]优选的,所述桩体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三套筒以及卡杆活动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部,且第二安装槽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滑槽,第二安装槽内部供第三套筒以及卡杆活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套筒相对两侧外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设置于滑槽内部,滑槽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
[0015]优选的,所述锥形块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槽槽底,且位于第三套筒的正下方,利于卡杆沿锥形块的倾斜面活动。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螺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内部中心位置。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安装组件,安装方便,通过推动第一套筒在支撑杆上活动,达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栓将第一套筒固定在支撑杆上,然后推动第二套筒在活动杆上活动,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栓将第二套筒固定在活动杆上,然后再将安装板与模块建筑进行固定,省时省力;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抓地组件,使两个建筑模块连接处与地面接触稳定,通过将桩体插入地面,然后转动转杆,转杆带动第一锥形齿活动,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活动,从而带动螺杆周侧面设有的滑板活动,滑板推动第三套筒向下活动,从而使卡杆沿锥形块延伸至桩体外侧,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的顶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图2中A

A处剖面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支撑杆;2、桩体;3、第一套筒;4、活动杆;5、第二套筒;6、安装板;7、转杆;8、第一锥形齿;9、第二锥形齿;10、螺杆;11、滑板;12、第三套筒;13、卡杆;14、锥形块;15、第一安装槽;16、第二安装槽;17、滑槽;18、滑块;19、弹簧;2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底部固定连接有桩体(2),所述桩体(2)底部呈尖锥形,且桩体(2)周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杆(1)上固定设置有调节安装组件,所述桩体(2)内部固定设置有抓地组件;所述调节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套筒(3)、活动杆(4)、第二套筒(5)以及安装板(6),所述第一套筒(3)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套筒(3)活动设置于支撑杆(1)周侧面,所述第一套筒(3)相对两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周侧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筒(5),所述第二套筒(5)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活动设置于支撑杆(1)相对两侧;所述抓地组件包括转杆(7)、第一锥形齿(8)、第二锥形齿(9)、螺杆(10)、滑板(11)、第三套筒(12)、卡杆(13)以及锥形块(14),所述转杆(7)活动设置于支撑杆(1)底部外侧壁上,所述转杆(7)贯穿支撑杆(1)外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承一端,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内侧壁上,所述转杆(7)周侧面活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8),所述第一锥形齿(8)下方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9),所述第二锥形齿(9)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贯穿桩体(2)顶部且周侧面活动连接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下方活动设置有第三套筒(12),所述第三套筒(12)底部相对两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杆(13),所述卡杆(13)下方固定设置有锥形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模块化建筑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天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