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908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包括已水平放置的圆筒状油箱本体,油箱本体底部固定有安装脚;油箱本体内固定有隔板,隔板将油箱本体内部分隔成分别位于油箱本体两端的回油腔和输油腔;输油腔顶部导通、固定有加油口,回油腔底部和加油口之间于油箱本体外部导通、固定有回流管;加油口内设有过滤网,加油口上螺纹连接有油箱盖;回油腔和输油腔一次分别导通、固定有输油管和回油管,输油管和回油管上于油箱本体内的一端均延伸至油箱本体的内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好、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廉等优点。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为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油箱是指用来储存保证液压系统工作所需的油液的容器,此外还起着对油液的散热和使油液中的空气逸出等作用。
[0003]现有的液压油箱仅能起到沉淀杂质的作用,液压系统长时间运行后,油箱内部积聚大量的杂质,导致液压系统运行效率逐渐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液压油箱采取在回油端和输油端之间加装过滤装置,以保证液压油的品质,但目前的液压油箱的过滤装置要么为内置结构,不易拆卸维护;要么采取外置过滤器的方式,无形中增加了其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现有液压油箱的结构优化,在不增加其制造成本的情况下,解决其回油端和输油端的油液过滤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本油箱包括已水平放置的圆筒状油箱本体,所述油箱本体底部固定有安装脚;所述油箱本体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油箱本体内部分隔成分别位于油箱本体两端的回油腔和输油腔;所述输油腔顶部开设有加油口,回油腔底部和加油口之间于油箱本体外部设有回流管加以连通;所述加油口内设有过滤网,所述加油口上螺纹连接有油箱盖;所述回油腔和输油腔依次次分别连通有输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输油管和回油管上于油箱本体内的一端均延伸至油箱本体的内底部。
[0006]工作原理:加油时,打开油箱盖,可直接于本油箱加油口向其输油腔内注入液压油,此过程中,由于加油口内设有过滤网,其可对注入的油液进行过滤,以除去注入油液中的杂质;液压设备工作时,油箱盖关闭,本油箱的输油腔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此时,若抽油泵将输油腔内的油液有输油管抽走后,会于输油腔内形成负压,进而由回流管将回油腔内的油液抽回;抽回来的油液将先经过滤网过滤,再掉落如输油腔内而完成除杂。本油箱中,仅有一个过滤网,但能在加油和工作时均起到过滤作用,做到“一网两用”,无成本增加。且由于回流管设于油箱外,其外壁面全部接触外界空气,有利于其对外散热,进而使得流经其内的回流油液冷却效率更高。将弹簧固定于过滤网顶端,使得过滤网的放置于取出更为方便。
[0007]在上述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中,所述过滤网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呈圆锥状;所述加油口内设有台阶面,过滤网顶部设有弯折裙边;所述油箱盖内顶面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下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油箱盖内顶面还衬有橡胶垫。
[0008]加油口内设台阶面,过滤网顶部设有裙边,如此,便可将过滤网置于加油口内,而
不至于掉落如油箱本体内部;同时由于回流管口位于必须位于过滤网上方,故油箱盖无法直接压到过滤网顶端,故而设置弹簧,以使其抵靠于油箱盖内顶面和过滤网顶端之间,使过滤网固定,以避免因工程机械工作时的抖动而引起过滤网跟随抖动而使部分油液由过滤网边缘漏掉,使本油箱过滤效果更优。再者,由于油箱盖必须旋转才能实现开合,故如若弹簧直接抵靠其内顶面,油箱盖的旋转将带动弹簧一端旋转,进而使弹簧被破坏;而于油箱盖顶面设置转动连接的压板,能使压板代替油箱盖抵靠弹簧,进而实现旋转油箱盖和弹簧分离,油箱盖的旋转将不导致弹簧的旋转。
[0009]在上述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中,所述油箱本体上于回油腔顶部固定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包括一顶部开口的圆筒状过滤盒和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中部与过滤盒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呼吸管于过滤盒内一端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呼吸孔,所述过滤盒内于呼吸管上套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盒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子,所述过滤盒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0010]呼吸器的存在能够使回油腔内的空气与外界交流,有利于回油腔内油液的散热。同时,呼吸器内置可更换的过滤器,能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随空气混入油液中。
[0011]在上述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中,所述隔板倾斜设置。
[0012]隔板倾斜设置,将油箱本体内部分隔成上大下小的输油腔和上小下大的回油腔,如此设置,使得油液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输油腔的液面更高,有利于输油管吸油;而回油腔的液面面积更大,有利于油液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油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油箱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油箱中油箱盖及过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17]图中,1、油箱本体;2、安装脚;3、隔板;4、回油腔;41、过滤盒;42、呼吸管;43、过滤器;44、盖子;5、输油腔;6、加油口;61、过滤网;62、油箱盖;63、弹簧;64、台阶面;65、安装柱;66、压板;67、橡胶垫;7、回流管;8、输油管;9、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包括已水平放置的圆筒状油箱本体1,油箱本体1底部固定有安装脚2;油箱本体1内固定有隔板3,隔板3将油箱本体1内部分隔成分别位于油箱本体1两端的回油腔4和输油腔5;输油腔5顶部开设有加油口6,回油腔4底部和加油口6之间于油箱本体1外部设有回流管7加以连通;加油口6内设有过滤网61,加油口6上螺纹连接有油箱盖62;回油腔4和输油腔5一次分别连通有输油管8和回油管9,输油管8和回油管9上于油箱本体1内的一端均延伸至油箱本体1的内底部。
[0020]工作原理:加油时,打开油箱盖62,可直接于本油箱加油口 6向其输油腔5内注入液压油,此过程中,由于加油口6内设有过滤网61,其可对注入的油液进行过滤,以除去注入油液中的杂质;液压设备工作时,油箱盖62关闭,本油箱的输油腔5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此
时,若抽油泵将输油腔5内的油液有输油管8 抽走后,会于输油腔5内形成负压,进而由回流管7将回油腔4 内的油液抽回;抽回来的油液将先经过滤网61过滤,再掉落如输油腔5内而完成除杂。本油箱中,仅有一个过滤网61,但能在加油和工作时均起到过滤作用,做到“一网两用”,无成本增加。且由于回流管7设于油箱外,其外壁面全部接触外界空气,有利于其对外散热,进而使得流经其内的回流油液冷却效率更高。将弹簧63固定于过滤网61顶端,使得过滤网61的放置于取出更为方便。
[0021]过滤网61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63,弹簧63呈圆锥状;加油口6内设有台阶面64,过滤网61顶部设有弯折裙边;油箱盖62 内顶面固定有安装柱65,安装柱65下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压板66;油箱盖62内顶面还衬有橡胶垫67。加油口 6内设台阶面64,过滤网61顶部设有裙边,如此,便可将过滤网 61置于加油口6内,而不至于掉落如油箱本体1内部;同时由于回流管7口位于必须位于过滤网61上方,故油箱盖62无法直接压到过滤网61顶端,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本油箱包括已水平放置的圆筒状油箱本体(1),所述油箱本体(1)底部固定有安装脚(2);所述油箱本体(1)内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油箱本体(1)内部分隔成分别位于油箱本体(1)两端的回油腔(4)和输油腔(5);所述输油腔(5)顶部开设有加油口(6),回油腔(4)底部和加油口(6)之间于油箱本体(1)外部设有固定有回流管(7)加以连通;所述加油口(6)内设有过滤网(61),所述加油口(6)上螺纹连接有油箱盖(62);所述回油腔(4)和输油腔(5)依次分别连通有输油管(8)和回油管(9),所述输油管(8)和回油管(9)上于油箱本体(1)内的一端均延伸至油箱本体(1)的内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圆筒状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61)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63),所述弹簧(63)呈圆锥状;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